炒股最怕的就是高位接盤,最近不少散戶在塔形頂、螺旋槳這些K線形態上栽跟頭。
技術派老股民都知道,這些圖形出現時八成要跑路,但新手總幻想能反彈。

昨天刷到有人曬ST鴻達的K線圖,典型的塔形頂後直接腰斬,評論區一堆人說被套在山頂。

關鍵時候能不能果斷割肉,直接決定賬戶是虧10%還是50%。
看形態得結合量能才有參考價值。

拿傳化智聯那次螺旋槳形態來說,當天換手率突然爆到12%,明顯有資金在出貨。
有經驗的早跑了,留下的看到後麵斷頭鍘刀破三線才割肉,黃花菜都涼了。

現在主力做線越來越雞賊,金證股份那次跌破均線時,MACD其實已經頂背離三周了,光看K線容易中套路。

技術指標這東西就跟星座似的,信則靈不信則無。
見過有人嚴格按照圖形操作照樣虧,也見過不看K線死拿茅台發家的。

說到底還是倉位管理的問題,發現形態不對先減半倉,總比滿倉硬扛強。
那些說“形態必跌”的八成是賣課的,真要這麽準他們早悶聲發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