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第四屆北外灘網絡安全論壇在滬舉辦
作者:吉哥很快樂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4評論數:
9月11日,由上海市委網信辦指導,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共同主辦的“2025第四屆北外灘網絡安全論壇暨網數智安全前沿科技與裝備展”在上海世界會客廳啟幕。今年的論壇和展覽上,與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和其麵臨的風險防控相關的話題備受關注。
作為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網數智安全前沿科技與裝備展”先聲奪人。展會以“人工智能+安全”為核心切入點,通過全景式、沉浸式展示體驗,集中呈現網數智安全領域的前沿裝備、核心技術能力及典型應用案例。由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的兩家企業現場展現的裝備,吸引了不少參觀者的目光:“靈境智源”帶來的國產端側算力平台不僅可以提供高達1500TOPS的稠密算力,還可支持國產操作係統+實時核+機器人操作係統,實現全棧自主可控;而“靈巧智能”則展現了其開發的一款機械“靈巧手”。參觀者們饒有興致地在與機械手相連的鏡頭前做出各種手部動作,而一旁的機械手則一一同步複刻出來,準確程度讓人驚歎。
“靈境智源”展示的算力產品。
“靈巧手”正在複刻參觀者的手部動作。
同步進行的論壇設置了院士專場、專家演講、圓桌對話、專業分論壇等多個專題環節,專家和行業人士們圍繞網絡空間安全新趨勢、人工智能安全應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防護、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應用、網絡安全與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多個議題展開深度研討。
其中,幾名院士的精彩演講為現場觀眾們帶來一場高水平的思想盛宴。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剖析了網絡安全防護的新方向,他認為国产AV蜜桃网站需要更安全的數字產品,而不是更多的網絡安全產品。因而,網絡安全從產品的設計環節就應該納入考慮,“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是一樣的”;黃殿中院士則認為,人工智能的武器化和人工智能脫離人類的掌控,是人工智能麵臨的最大的風險。從而,他提出“智能向善”的理念,技術向善、價值向善、倫理向善以及協同向善,是兼顧智能技術發展與安全平衡的路徑;吳世忠院士聚焦“AI+行動”,提出要利用好人工智能技術來提升網絡安全,讓安全防護更高效、更敏捷、更智能;張學記院士以《智能傳感—無盡的科學前沿》為題,分享智能傳感在創新應用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同時,國內多位行業領域知名企業專家和領軍人才圍繞人工智能安全、大模型時代的國產算力產品等主題進行了精彩演講;圓桌對話環節圍繞“人工智能體係發展和治理”展開深入討論,通過凝智聚力、匯聚共識,開啟深化安全治理合作的新篇章。
此外,論壇特別開設區塊鏈安全與監管分論壇,邀請內地及港、澳地區網絡安全領域知名研究機構與企業專家,圍繞數字貨幣與加密貨幣安全監管、區塊鏈技術前沿實踐、多場景下區塊鏈安全監測與溯源等熱點方向展開交流。與會嘉賓結合實際案例分享技術應用經驗,深入探討前沿技術賦能產業安全發展的落地路徑,為推動區塊鏈安全治理合作搭建溝通橋梁。
本屆論壇以“網數迭代 智引未來”為主題,既是對前三屆論壇成功經驗的傳承延續,更是緊跟中央關於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和人工智能安全工作部署,緊扣數字時代發展脈搏的生動實踐。據統計,本屆論壇吸引了500餘名網絡安全、數據安全及人工智能領域頂尖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人物和政策製定者參與研討,近1500人參觀網數智安全前沿科技與裝備展。開幕式上還發布了《2025第四屆北外灘網絡安全論壇倡議書》,為業界發展凝聚共識、凝結合力提供了重要的行動參考。未來,論壇將持續發揮平台優勢,助力構建更為完善的網數智安全防護體係,為數字中國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的網數智安全動能。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毛錦偉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