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tsxingyuan.com/cache/fc/2629c/3e550.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4.com/func.php on line 115
農村新老黨員如何“雙向奔赴”?

按圖索駿網按圖索駿網

農村新老黨員如何“雙向奔赴”?

在推進鄉村全麵振興的新階段,農村基層黨組織麵臨一個現實考題:“50後”“60後”老黨員黨性強、經驗足,卻逐漸力不從心;“80後”“90後”乃至“00後”青年黨員學曆高、闖勁大,卻常常“水土不服”。破解青黃不接的關鍵,在於把新老黨員各自的長板焊成一塊整板,形成可持續的傳幫帶機製,讓黨的旗幟在田埂上代代高揚。

“傳”什麽?首先是要傳對黨的忠誠、對鄉親的情感。許多老黨員幾十年如一日戴黨徽、亮身份,在搶險救災、調解矛盾中衝在第一線,這份堅定的黨性本身就是最生動的教材。例如,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市劉集鎮開展“老黨員故事會”,邀請老黨員結合自身經曆講述崢嶸歲月,青年黨員聽後寫下“以老黨員為榜樣,琢磨好入黨為什麽、在村幹什麽”的感悟。銀發教學成了浸潤鄉村青年幹部心靈的“活教材”。

“幫”什麽?關鍵是把本領精準幫到點子上。如今,鄉村產業早已從傳統的“一畝三分地”拓展至直播帶貨、冷鏈物流、研學康養等新領域。不少地方在實踐中安排青年黨員中的電商能手與老黨員中的種養大戶“結對子”,年輕人傳授短視頻製作、網店運營等新技能,老黨員分享田間經驗、辨別苗情等老智慧。老把式與“新農人”優勢互補、共同成長,黨組織的聚合效應就顯現為產業裂變效應。

怎麽“帶”?既要製度化的硬掛鉤,也要情感化的軟聯結。製度上,可以建立導師幫帶機製,青年黨員到村要完成包一片網絡、領一個項目、解一件矛盾、寫一篇調研報告的任務,老黨員也要明確傳幫帶的具體責任,並將青年黨員的成長表現與老黨員考核評價體係掛鉤,實現責任共擔、榮譽共享。情感上,不妨重拾“炕頭黨課”“田埂夜校”的傳統,通過院裏的一壺茶、屋前的幾頓飯,在閑話家常中傳遞黨的政策,把大道理聊成“咱村的事”。新老黨員幹部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增進理解、凝聚共識,真正擰成一股繩,共同辦好村裏的大小事。

當然,傳幫帶不是單向輸出。老黨員要防止經驗主義,青年黨員要避免眼高手低。當老黨員的“腳底板”遇上青年黨員的“大數據”,當“紅色基因”嫁接“數字翅膀”,就能催生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骨幹隊伍,把黨的組織力轉化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動能。如此,田埂上的黨旗必將愈發鮮豔,新時代的“山鄉巨變”也必將寫下更生動的注腳。

讚(2037)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按圖索駿網»農村新老黨員如何“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