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震驚了娛樂圈和金融界:女演員楚軼男因內幕交易被刑事拘留,盡管虧損高達500萬,仍難逃法律製裁,案件細節的披露更是引發了大眾的廣泛熱議。
楚軼男,這個名字或許對許多觀眾來說並不陌生。她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 ,2004年作為“奧運寶貝”參加雅典奧運會閉幕式演出,正式踏入演藝圈,後來在《一起來看流星雨》中飾演反派“金娜娜”,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然而,誰也沒想到,她會因一場資本市場的“冒險”,從熒幕前的明星淪為階下囚。
這起內幕交易案源於2017年同方股份的一次重大資產重組。當時,同方股份計劃收購科瑞天誠所持有的上海萊士股權,交易金額接近300億元。科瑞天誠董事長鄭躍文作為內幕信息知情人,竟將這一機密透露給了女友楚軼男。楚軼男動用鄭躍文提供的4300萬元購房資金,通過信托計劃及個人賬戶買入同方股份股票,企圖在股市中“大賺一筆”。可事與願違,重組失敗導致股價大跌,楚軼男最終虧損約512萬元。
2022年1月,北京證監局就對楚軼男的內幕交易行為作出行政處罰,罰款40萬元。但由於其行為已涉嫌犯罪,案件被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數月前,一審宣判楚軼男有期徒刑兩年多,她隨後提起上訴,目前二審尚在審理中。
這一案件引發大眾熱議,核心就在於“虧損仍獲刑”。很多人疑惑,既然沒賺到錢反而虧了,為何還要被追究刑事責任?其實,內幕交易罪的判定核心在於行為本身,而非交易結果的盈虧。隻要利用內幕信息在敏感期內進行交易,且情節嚴重,就構成犯罪。根據相關規定,證券交易成交額達到50萬元以上,就可能被認定為情節嚴重。在楚軼男案中,她的交易金額遠超這一標準,即便虧損,也不能成為逃避法律製裁的理由。
從更深遠的角度看,這一案件也反映出娛樂圈與資本圈存在的一些亂象。明星作為公眾人物,本應傳遞正能量,卻因一時貪念陷入違法漩渦,令人唏噓。而資本大佬無視市場規則和法律底線,與明星聯手進行內幕交易,嚴重破壞了資本市場的公平秩序。
楚軼男內幕交易案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鍾:法律麵前,人人平等,無論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都不能心存僥幸,挑戰法律權威。資本市場需要的是公平、公正、公開,任何違法違規行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這不僅是對法律的維護,也是對市場秩序和公眾利益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