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當水喝 小夥喝出“石頭腳”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胡穎儀、孫冰倩)31歲的小夥吳先生(化名)因常年把可樂當水喝,全身關節長滿痛風石,右腳險些截肢!近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將他從“截肢邊緣”拉了回來。出院後,吳先生撥打12345政府熱線,實名感謝這支把他“拽回正常人生活”的醫護團隊。
10年前,吳先生就發現自己的手腳關節冒出一些不痛不癢的“小疙瘩”。這些“小石頭”悄悄生長,逐漸侵蝕他的關節。近日,吳先生雙手和右腳痛風石突然破潰,傷口潰爛、劇痛難忍。他輾轉來到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疑難罕見創麵診療中心,被緊急收治入院。
原來,吳先生從小喜歡高糖高脂飲食,每天3罐可樂、炸雞漢堡少不了。20歲的時候,吳先生已經查出尿酸過高。長年累月,痛風石發展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經檢查,吳先生右腳的痛風石最為嚴重,完全侵蝕了右腳大腳趾,趾骨在痛風石的逼迫下破出皮肉,潰爛傷口引發了致命的壞死性筋膜炎(NF),讓他右腳麵臨著截肢風險。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疑難罕見創麵診療中心首席專家、燒傷整形科主任張誌立即聯動團隊火速行動,為他製定了多學科聯合的治療方案。
強力控感染:緊急清創,大量清除壞死組織,並采用強效靜脈抗生素聯合銀離子敷料進行抗感染治療。
精準清結石與修複:實施痛風石切除手術,將尿酸鹽結晶“石頭”徹底清除。利用皮片移植技術,修複巨大創麵帶來的皮膚組織缺損。
係統降尿酸:術後嚴格降尿酸,從根源上杜絕痛風石再次形成。
經過27天“鏖戰”,吳先生最終保住了瀕臨截肢的右腳,脫離了危險。
張誌指出,痛風不是“忍忍就過”的小病,而是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從控製尿酸到保護關節,從規範用藥到日常調理,每一步都離不開科學的認知與堅持。一旦出現痛風,務必減少高嘌呤食物、高糖飲料和啤酒攝入;增加低嘌呤食物(蔬菜、水果、全穀物)、奶製品(尤其是低脂奶)攝入;生活上控製體重,避免熬夜、過度勞累;每日飲水2000—3000毫升,促進尿酸排出;定期監測、複查血尿酸指標,定期檢查肝腎功能、尿常規,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編輯:於曉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