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的商品搜索體驗,正在悄然刷新。
9月初,淘寶主搜頁右下角出現了新增的“AI”圖標。隨後虎嗅從相關人士處獲得了測試名額,這是淘寶正在內測的AI工具“AI助手”,主要具備“線上導購”能力,通過多輪對話引導用戶提供詳細的購物需求,並根據需求篩選商品,給出“⽂字+商品”的答案,引導用戶完成商品選擇及下單。從使用體感上,它很接近於向“ChatBot”提問的“AI式搜索模式”。
AI助手並非淘寶商品搜索向AI邁出的第一步。
此前,在8月中旬淘寶還低調上線了另一款AI問答產品“AI萬能搜”,和AI助手更聚焦於“商品篩選”不同的是,AI萬能搜更像是一款淘寶內置的生活消費版“DeepSeek”類大模型產品,它不僅有思維鏈的功能,還可以提供商品之外的多模態的內容類信息。
AI助手和AI萬能搜,二者的共性之處是都通過AI以嚐試提升淘寶的搜索體驗,“這是團隊思考AI升級這件事(指搜索)的確定性方向之一”相關人士向虎嗅表示,“即用AI能力,去升級電商生態內原本的搜索係統。”相關人士補充道。
這兩個AI產品,均隸屬於“搜推智能產品事業部”。虎嗅獨家獲悉,在這兩個產品所涉及到的AI搜索環節,“搜推團隊”針對模型的語義理解能力做了非常多的專業優化。
有相關人士告訴虎嗅“傳統的搜索引擎基本是單輪用戶需求+召回+排序的鏈路。AI搜索先用大模型技術理解用戶需求,国产AV蜜桃网站通過Agentic技術架構讓大模型拆解-規劃-反思用戶的問題,最終提煉出最精華的部分展示給用戶。”
另據虎嗅掌握的信息顯示,在這兩個“AI搜索”類產品中,淘寶還特意優化了“多輪交互”模式下,對於用戶需求的“定位能力”。相關人士告訴虎嗅,在打磨產品時,團隊針對多輪對話專門設計了一個上下文管理模塊,用來處理用戶的在兩個產品內的所有信息,可以隨時定位到最關鍵的信息。
一個隱藏在淘係嚐試“AI搜索”背後的關鍵問題是: AI搜索,會不會改變以往的流量邏輯,對商家和品牌而言這會不會是一個顛覆性的變化?
從虎嗅目前了解到的情況看,眼下淘係對此的態度比較慎重:截至目前,這兩款產品內商品的曝光邏輯和淘寶此前的普通搜索是一致的,且目前這兩款AI產品均未背負商業化指標。
那麽,這兩款AI工具到底成色如何?以及它背後到底藏著淘寶怎樣的AI邏輯?国产AV蜜桃网站對此進行了一番測試。
AI 助手:賽博時代你最好的AI Sales
AI 助手是淘寶尚未全量上線的AI工具,以下是国产AV蜜桃网站的測試體驗。
打開淘寶,在搜索框輸入任意品類,會看到右下角的AI圖標——“AI助手”。“幫我挑”三個字的功能表達非常直白,大部分用戶可以很好地理解這個助手最本質的用意。在這個入口的體感上,它有點像一個ChatBot型的助理,也有幾分電子導購的陪伴感。
與此同時,AI助手在商品信息流中也內置了卡片式的入口。我輸入的品類搜索詞是咖啡,它自動生成了3個關於口味偏好的問題:想要什麽風格?對咖啡的溫度偏好以及咖啡的餘味如何。
從體感上講,很像你線下走進一家店鋪說“我要買咖啡”後,sales立馬主動開始問起你的喜好。
就提的問題來看,AI助手應該針對不同品類詞進行了專門訓練。如果對咖啡品類較為熟悉就能發現,它精準地切入了咖啡的產品分類。在這些問題框架下,風格導向咖啡豆種類,溫度導向手衝、冷泡、冰滴等製作方法,而咖啡的餘味導向不同的咖啡風味。
相比起圖標入口直接喚起多輪對話,卡片式入口是由AI主動提問及引導,可以更快幫助用戶理清那些可能自己也說不清的需求。然後,再由AI Sales幫助用戶把符合需求的產品從“貨架”上拿下來,直接放到用戶麵前。
有點遺憾的是,當我依次點擊完“下個問題”後,發現很難再返回第一個問題。這大約是設計上的疏漏,不過,產品目前尚處於測試階段,如果全量上線,修改起來也不難。
在產品設計的核心功能上,AI助手希望實現的是一種精準篩選和創新導購的交互,主要通過自然語言的形式進行多輪AI智能問答。幫助用戶在購物過程中梳理和收斂需求,切入的是決策麵。
因此,在prompt的設計上,我給出了更為明確的需求:咖啡,經典傳統風格,中深烘焙,作為中秋禮物送人,要求日期新鮮,有線下門店的品牌,預算100-500。
事實上,開啟小機器人助手模式後,它也提供了直接點擊選項的懶人模式,不想打字的朋友,也可以低能量滑入。
點擊完“幫我挑”,它先是思考了一番,進而“找到了99+篇精選內容”,閱讀完成後,給出了以下答案。
可以看到,它首先以便攜分類,給出了掛耳咖啡和咖啡豆兩種選擇,從挑禮物的角度來講,這確實是我還沒想好的“痛點”。
並且,同一個prompt再次搜索之後,它又在我的文本上“做了新的文章”。
經典傳統風格上,它區分了意式和美式,再次劃出了漂亮的分水嶺,並且提示我區分禮物目標人群的偏好和需求。點擊“查看更多商品”,在瀏覽商品信息流的同時也能根據AI提供的標簽快速篩選。
不過,兩次等待都經過了10秒左右,反應的時間有些長,卡片觸達的入口在下滑屏幕2次後才出現,相信未來在使用深度上還有繼續挖掘的空間。
整體使用下來的感覺是,AI 助手工具切入的是決策端,它非常適合“選擇困難症”,從而幫用戶節約時間和精力。與傳統購物的邏輯相比,這是一種創新的購物體驗,具備科技感與實用度,“AI 導購”能比較好地猜中用戶想問的問題,替用戶說出那句就在嘴邊但想不起來的需求,就像跟你的私人導購麵對麵交流。
AI 萬能搜:問著問著,就買了
不同於“AI助手”目前僅麵向極小部分用戶開放測試,淘寶 “AI 萬能搜”功能已在8月份全量上線。
打開頁麵,點擊搜索框,在傳統功能“搜寶貝”的隔壁,就是最新的“AI 萬能搜”。輕輕左滑觸達 AI 模式。
在AI 萬能搜的內容框裏,下設了AI 聊天界麵的【深度思考】和【購物偏好】,嚐試發現,也可以選擇關閉這兩項功能。
由於對這個功能比較感興趣,我寫了相當認真的prompt。
prompt1:我的藍貓10歲,公貓未閹割,平時主要吃ZIWI罐頭。貓平時不喜歡運動,吃完就睡覺。近日發現貓出現一點淚痕以及額頭上出現拇指蓋大的斑禿,這是什麽情況?我需要給貓增加一些新的食物或者補劑嗎?我的貓比較憨,需要簡單容易吃的東西。
一樣的問題。可能由於我的文本過長,這個搜索框隻能保持在3cm左右的寬度,內容無法全部顯示,修改文本的觸控也變得困難。
一開始,AI 並沒有直接向我推薦商品,而是建議了我帶貓去看專業獸醫。疑惑了幾秒,我猜這可能是由於我提出的是健康問題,觸發了AI的風險機製。
我試著調整了我的prompt,刪去了健康問題:我的藍貓10歲,公貓未閹割,平時主要吃ZIWI罐頭。貓平時不喜歡運動,吃完就睡覺。我想給貓增加一些新的食物或者補劑?我的貓比較憨,需要簡單容易吃的東西。
AI 萬能搜果然正常了起來。
從這一點來看,淘寶的風控做得不錯。但同時也意味著,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一些敏感的場景將會比較困難,可能需要多試幾次才能完成調用。
我使用的是【深度思考】,也授權了【購物偏好】,觀察AI 思考的過程,它還真把我的零食搜索記錄納入了思考。
經過大約10秒的【深度思考】,出現了以下搜索結果。AI 給出了飲食調整建議、喂養小技巧、你還可以問等幾個板塊。
在飲食調整建議上,它仍然推薦了我使用過的ZIWI罐頭,還根據我的購物偏好推薦了澳佳寶品牌。除了推薦產品以外,喂養小技巧和注意事項在寵物喂養知識上給到了支持,“你還可以問”這個板塊也非常適用。
另一方麵,我也很好奇,如果不使用【深度思考】,是不是會更快的獲得結果。
AI 萬能搜同樣是10秒鍾後給出搜索結果。不過,驚喜的是,它似乎越用越聰明了。
在第二版的搜索結果中,它換了思路。不僅針對性的給出了簡單易喂型、懶貓友好兩個板塊,還給出了懶人操作總結。並且,在兩版搜索結果中,我都能快速從搜索結果的鏈接中直達我需要的商品。
在以上的測評中,我給出的是“我想要什麽”,接下來給淘寶上點難度,問問“它能給什麽”。
prompt2為:我是一個即將開學的研一新生,請問我需要買點什麽?由於問題相對抽象,我打開【深度思考】,關掉【購物偏好】。
這一次它思考了45秒,當然,結果也比之前的更有質量。在思考的過程中,它首先納入的是科研、知網的相關詞條,然後是電腦等學習工具,並依次順延下去學習文具、生活用品類,這的確也是AI 邏輯思考本身的長處。
AI萬能搜在整體上非常審題,它按照研究生的身份以科研的路徑生成思考,基於淘寶本身的巨量用戶數據給我進行了推薦。
我是一個蘋果用戶,最近也多次搜索蘋果的周邊產品和配件。從這點來看,不得不誇誇淘寶對我的尊重,在我關閉了購物偏好之後,它的確沒有固執讀取。
不過考慮到目前各平台的推薦屬性,10000以上的筆記本的價格應該並不基於淘寶平台全量的數據統計,而是精準的錨定了我的消費力。
學習用品和效率工具板塊的推薦,自然是淘寶的強項。
在生活與健康保障以及其他建議上,淘寶的表現都可圈可點,相當實用。預算分配建議出乎我的意料,表現得較為可靠。
總的來說,淘寶上線的 AI 萬能搜,確實為用戶帶來了比傳統搜索更具“助理感”的體驗。它發揮了AI 思索性的長處,進行了搜索邏輯的升級,進而精準落到商品推薦上。並且,知識建議的功能整合也表現得相當貼心。
某種意義上,通過“電商場景”中與“AI 助理”不斷演算、推理、思考的積累相結合,未來淘寶或許會打開“智慧購物”的新可能,這種潛在的變革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