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鴻蒙技術大會2025即將啟幕,共繪數字底座新藍圖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驅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這一進程中,操作係統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與生態建設直接關係到眾多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作為智能終端操作係統的開源根社區,開源鴻蒙依托其先進的技術架構與持續的智能化升級,正在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支撐,並積極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向縱深推進。
在萬物智聯從概念走向實踐的關鍵階段,開源操作係統如何突破技術瓶頸、構建成熟生態、賦能千行百業轉型?
答案,即將於9月27日在長沙國際會議中心揭開——由開源鴻蒙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TSC,Technial Steering Committe)主辦,華為承辦,深開鴻、開鴻智穀、鴻湖萬聯、潤開鴻、九聯開鴻、中軟國際、誠邁科技、北理工、中科鴻略、中國南方電網、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證通、國開鴻等合作單位支持舉辦的開源鴻蒙技術大會2025年度盛會,將麵向全球開源操作係統領域,以更大規模、更高規格,迎接開源領袖、前沿實踐專家、高校學者及生態夥伴,為全球開源從業者呈現一場兼具戰略高度與實踐深度的技術盛宴。
以核心突破,錨定操作係統技術演進新航向
作為大會的主場,主論壇將聚焦開源鴻蒙技術的年度核心進展,通過權威發聲與重磅發布,勾勒智能終端操作係統全場景適配與技術深化的清晰路徑。主論壇將邀請政府、產業界、學術界、開源界技術專家和權威代表,解讀開源鴻蒙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核心價值。同時,應用生態夥伴與高校代表也將分享前沿實踐成果,展現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生動實踐,為開發者與企業夥伴提供可落地的技術方法論。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主論壇將正式發布開源鴻蒙 6.0 Release版本,該版本進一步增強了係統能力,提升了係統整體可用性與開發效率,生態適配更友好。此外,大會還將舉辦開源鴻蒙跨平台框架PMC(籌)成立儀式,標誌著開源鴻蒙在跨平台開發領域的重要布局,不斷完善開源鴻蒙技術生態版圖。
同時,本屆大會共設置 21 場分論壇,無論在數量規模上,還是在領域覆蓋廣度上,均實現了近年來的新突破,展現出更全麵的議題布局。分論壇將重點圍繞開源鴻蒙相關技術垂域、行業與應用生態、教育及人才培養等多維度關鍵方向展開,全麵覆蓋從底層核心技術突破到前沿應用場景的全鏈條。大會旨在通過深入攻堅當前操作係統的核心技術難題、前瞻探索未來演進路徑,並精準對接學術界研究、產業界應用與開發者實踐需求,切實推動技術創新成為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力。
交流區全景呈現生態成果,見證開源協同五年發展收獲
開源鴻蒙開源五年多以來,在全球開發者、生態夥伴的持續貢獻下,生態不斷繁榮。截至2025年8月31日,社區已匯聚超過9200名貢獻者,累計貢獻代碼量超過1.3億行,匯聚超480家夥伴參與共建,累計超1300+款產品通過兼容性測評,覆蓋金融、超高清、航天、教育、商顯、工業、警務、城市、交通、醫療、電力等多個領域。基於這一豐碩的生態共建成果,大會同步設置的6+N板塊互動交流區,將集中展示基於"Powered by OpenHarmony"開源鴻蒙生態產品的創新成果與商業進展。
作為這一繁榮生態的集中縮影,開源鴻蒙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TSC)交流區將呈現其在開源鴻蒙技術生態領域的階段性創新成果;開源鴻蒙社區公共交流區全麵展現開源鴻蒙在千行百業的最佳實踐與開源生態的繁榮;華為終端將首次與眾多生態夥伴聯袂亮相,共同展示基於開源鴻蒙的實踐與創新成果;三方社區交流區則將呈現更廣泛更多維的商業生態和落地部署情況。同時,倉頡編程語言&畢昇編譯器以及應用生態開源技術等關鍵基礎軟件與工具鏈的集中展出,也將進一步凸顯開源鴻蒙的產業落地價值,助力參會者清晰感知從技術創新到千行百業賦能的紮實路徑,切身感受到開源鴻蒙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實踐與商業價值。
以致謝授牌,致敬貢獻者,凝聚開源生態新合力
開源生態的繁榮,離不開每一位共建者的堅守與付出。本次大會將延續對貢獻者的致敬傳統,通過多場致謝與授牌儀式為社區力量加冕:通過對TSG、開源鴻蒙技術俱樂部的致謝授牌,肯定其在人才培育與技術推廣中的傑出貢獻;重磅發布開源鴻蒙年度課題,並為優秀技術課題成果授牌;開源鴻蒙項目群捐贈人授牌儀式,感謝生態夥伴為社區蓬勃發展所付出的努力;開源鴻蒙競賽訓練營頒獎,則將致敬在技術實踐中表現卓越的開發者,進一步凝聚產學研用協同共進的開源生態新合力。
從底層技術突破到生態場景落地,從人才培養到全球協作,開源鴻蒙技術大會2025既是對過去一年技術進步與生態進展的盤點,更旨在展望以開源推動生態繁榮、以技術賦能產業轉型的新未來。国产AV蜜桃网站誠摯邀請全球技術領袖、高校學者、企業夥伴與開發者,於9月27日相聚長沙,在這場思想與技術創新交匯的盛會中共享成果、共探方向、共築未來!
(本文來源:日照新聞網。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係。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