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擺位裏的童年記憶,你是否也有共鳴?
作者:不可一世你嘛 來源:漯河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5評論數:
上海的外擺位
對外擺位的認識,受家庭影響較大,也對應著一個人的成長。小時候,起床後跟大人去吃早點,弄堂口就有兩三家飲食店,鼓風機嗡嗡作響,油鍋上的青煙飄過來飄過去,粢飯包油條可以邊走邊吃,要是再來一碗鹹豆漿,或者單吃陽春麵,就必須坐停當。店堂裏隻放得下兩張八仙桌,三兩顧客端著燙手的麵碗找座位,眉頭緊皺,一臉無辜。對了,門口有外擺位,桌子凳子七拚八湊,新鮮的陽光像金箔一樣灑在路麵上。外擺位上的大叔功架端正,兩眼放光,看到買好小菜的鄰居,那一聲招呼刮辣鬆脆。我極不樂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是害怕見到女同學,二是覺得外擺位不正規。雙手捧著麵碗在店堂裏杵著,等到坐下來,隻好吃爛糊麵了。
老爸笑我就像古代的宋襄公。還說沒有戶外的這張桌子,《紅燈記》《沙家浜》裏的戲就沒法演。
直到我工作後仍將外擺位視為仙人掌,坐不下去。有一次去城隍廟鐵畫軒買紫砂壺,在廟前廣場歇個腳,當時這塊空地還被南市區飲食公司占用,原本安頓黑無常、白無常的兩廂,開了幾家飲食店。我在逼仄的店堂裏吃菜肉餛飩,麵前有拚桌的阿姨邊吃邊敲碗沿教訓孩子,背後有人插蠟燭,那種感覺比嗟來之食如何?廣場上有外擺位,一位西裝革履、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那裏吃雞鴨血湯,細細品味,咂咂有聲。服務員告訴我:這個老華僑渡海四十年後第一次回來探親,每天都要來,今朝糖粥,明朝雙檔,即使店堂裏有空位子,他也要坐在外麵。
外擺位被一張有破洞的帆布罩著,下起雨來,肯定就成水簾洞了。老僧入定的姿態,對應著他對童年記憶的洗片。
新加坡的外擺位
不久,為改善城區麵貌和交通狀況,飲食攤店曆史遺留的違法建築和外擺位得到雷厲風行的清理,經營環境得到優化。然而像蹺蹺板,回城知青、下崗工人在再就業時又選擇了準入門檻較低的餐飲業,電烤雞、蔥油餅、柴爿餛飩之類的流動攤點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外擺是他們的無奈選擇。當然,晝伏夜出的遊擊生意勢必影響周邊居民的休息,對市政管理也造成了壓力,清理或規範外擺位便成了特定曆史階段的民生課題。
後來我也有條件出國旅遊啦,那裏的大城小鎮,咖啡館、雜貨店、快餐店、西餐店……都在利用有限的空間搏出位。噴泉旁、涼棚下、拱廊外、樹蔭裏、花叢中,足可安頓一顆顆漂泊的心。男女老少,金發銀須,一杯咖啡或紅酒,一碟蛋糕或一塊牛排,切切嘈嘈,優哉遊哉。至於賣鮮花、賣冰淇淋、賣雜誌、賣旅遊紀念品等小生意者,童話般的亭子裝上輪子,綠窗紅頂,鴿子圍著它咕咕直叫,打卡很能出片。
有一次行走慕尼黑,一座百年大教堂前,數十名老人坐在外擺位上,每人膝蓋上壓著一塊毛毯,雙手攏著咖啡杯,聽一個流浪歌手彈唱民謠。歌聲甫落,鍾聲響起,當我回過神來,同伴們已不知去向。
墨爾本的路邊咖啡小店
如今出國旅遊,前置三個目標:跳蚤市場、菜市場、有外擺位的咖啡館。跳蚤市場不常開,菜市場也會休息,在外擺位喝一杯咖啡比較好辦。到了飯點,無論牛排、海鮮飯,還是香腸配啤酒,外擺位的味道似乎更好。
上個月去澳大利亞,兒子媳婦特地帶国产AV蜜桃网站去體驗悉尼魚市場,室內一半魚檔一半餐位,端著餐盤找位子的中國遊客很多。門口的外擺位看得到大海,風輕雲淡,空氣清新,就怕不速之客偷襲。白羽紅嘴的海鷗在每頂帳篷上駐蹕一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又專愛欺侮美女。更難防的是垃圾鳥,當地人稱之為ibis,體形比海鷗大一倍不止,土耳其彎刀似的喙又硬又長,是垃圾堆裏的淘寶利器。這廝停在鐵欄杆上,好像失戀中的男人,暗中用餘光窺視,食客稍有懈怠,翅膀一抖就叼走你的食物。令我想不通的是,昆士蘭州民眾沒有群起而逐之,不敲臉盆不張網,反而將它視為城市景觀的亮點。甚至,2032年布裏斯班奧運會吉祥物的候選者名單裏也有它!也因此,坐在外擺位上大啖龍蝦生蠔的美女們“怕它不來,又怕它亂來”。
在墨爾本,国产AV蜜桃网站還一大早趕去號稱“墨爾本第一”的“七顆種子”咖啡館。當然要排隊,店堂裏早已人滿為患,天花板懸掛的數十把舊椅子見證著小店的輝煌。我在外擺位坐定,喝了一杯澳白。論味道,認為上海朵雲書院戲劇店裏的咖啡可與之一拚,欠缺隻在有陽台而無外擺。
淮海中路星巴克店門口屋簷下有兩張小圓桌,雖然進深才一米左右,邊界感卻特別強,我每次路過都看到被老外所霸占。唯有一次暴雨過後,一個箭步就在濕漉漉的椅子上坐定了。仿佛魯賓遜身陷孤島,但我麵對的卻是繁花似錦,百舸爭流!
新天地的外擺位
這幾年,作為都市風尚的消費場景,上海的外擺位也有所增加。特別是在色彩繽紛的時尚街區,外擺位上斜斜一靠,拍段小視頻,左美女右帥哥,感覺不要太好。外擺位是消費空間的延伸,是半開放、全透明的相框,是積極情緒的溢出,靈魂的錨地。天高雲淡,樹影婆娑,一個人發呆,兩個人戀愛,三個人就可以從蘇格蘭聊到奧克蘭。你在看風景,也成了別人眼裏的風景。鬆弛感,是外擺位的終極價值。
最後容我改一句唐詩:三分明月浦江夜,二分無賴是外擺。這裏的“無賴”不是不講道理的耍賴,而是風情的聚合與彌散。希望外擺位守住邊界,收放有度,不要越位。也建議管理部門再寬鬆點,讓大家再無賴些。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