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一級演員”陳寶國:從默默無聞到人盡皆知,詮釋什麽是演員

“如果說我的太太也出來拍戲的話,我認為她的拍戲能力一定會比我更加的優秀。” 當陳寶國在鏡頭麵前對妻子進行肯定的時候,趙奎娥也知道自己這些年的付出並沒有白費。 換做是娛樂圈中的某一些男性會忘記妻子為家庭所做出來的犧牲,但陳寶國絕對不會這樣做。 他的這種做法也讓大家明白,他確實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所以接下來大眾也變得更加喜歡他了。
隻不過麵對大眾的喜歡,現在的陳寶國卻給人一種“有心無力”的感覺,他露臉的次數並不像過去一樣頻繁了。 他現在把更多的重心都放在了另一個領域,希望自己的出現能夠讓更多優秀的演員被其他人看見了!
始終保持熱愛,明白優秀之處 在今年8月25日陳寶國接受采訪時,他提到了新中國電影搖籃的長春電影製片廠。 這一年對於長春製片廠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因為這是它成立的第80周年。
在此期間,它累計創造的影片數量都達到了3600多篇。 對於這間製片廠所取得的成績,陳寶國也說到: “ 一定要學習他們把觀眾感受放在第一位的做法,這樣做可以讓他們吸取很多對創作有益的養分” 。
他在拍戲時秉持的做法其實也同樣如此。 他很多次在接到角色時的第一做法,就是了解觀眾心中的這一角色究竟是怎樣的模樣?
他始終認為隻有把觀眾心中的這種模樣給呈現出來,才能讓這一角色取得真正的成功。 他的這種精神也讓他塑造了不少經典的角色,娛樂圈的某一些明星真的也可以向他學習。
之前的金星就有提到過娛樂圈的某一些“數字小姐”,始終不明白這樣的人為何可以來到圈內發展? 他們的出現隻會讓觀眾對演員這個行業沒有了任何的期待,認為他們的實力下滑速度很是嚴重。
對於這些不務正業的人,陳寶國也是非常憤怒的。 他也認為這些人的出現降低了娛樂圈中的門檻,同時也讓那些真正熱愛拍戲的人,所付出的努力被他們給嚴重影響了!
他之前在接受采訪時,就有提到過這些演員實力讓人堪憂的這回事。 他希望作為真正的演員,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觀眾的肯定,而不是通過其他人的扶持。
如果隻想靠這些因素的話,這完全就是在糊弄觀眾了。 可娛樂圈真正能夠聽進去的明星數量卻並不是很多,這也是為什麽現在的娛樂圈總給人一種烏煙瘴氣的感覺。 這些人的出現並沒有影響他對拍戲的熱愛。
雖說現在的他降低了拍戲的頻率,但他之前打造出來的這些作品,也讓觀眾看明白了他到底有怎樣的優秀! 成功遇真愛,改變帥氣形象 在年僅十八歲的時候,陳寶國的心中就產生了一個很大的想法,他希望能去到中央戲劇學院。
隻不過當時的他和其他人來比並不占據多少的優勢,畢竟他並沒有才藝和演出經驗。 就在其他人以為他的這次嚐試是很難成功的時候,沒想到他帥氣的五官竟然讓他獲得了一張錄取通知書。
來到學校後沒多久,他就遇到了他共度餘生的伴侶,這個人也就是他的同學趙奎娥。 兩人在讀大學的時候就對對方互生情愫,隻不過考慮到當時還是學生的身份,兩人都並沒有把心中的這種感覺說出來。
直到後來他發現有不少人也喜歡上了趙奎娥,這才讓他非常的著急,所以大方的選擇了表白。 他本以為他的表白會被拒絕,因為那時候的趙奎娥不僅長相漂亮,家庭條件也非常的優秀。
不過讓他感到意外的是,趙奎娥在聽到他表白時,竟然大大方方的選擇了接受! 為了能夠給趙奎娥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同時也為了讓她明白她並沒有選錯人。
在畢業之後,陳寶國拍戲就一直是非常拚命的。 在1980年的時候,他就已經去到了電影領域發展。
隻不過第一部電影並沒有取得太大的名氣,但這並沒有讓他放棄。 他通過這部電影明白了很多拍戲的技巧,所以在兩年之後,他就去到了中央電視台的電視劇《赤橙黃綠青藍紫》當中。
這部作品的出現也讓他終於斬獲了名氣,同時還獲得了第一屆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的獎項。 就在大家以為接下來的他會一直走帥氣路線時,沒想到1986年他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始終認為演員是必須要突破各種形象限製的,所以接下來的他出現在了電影《神鞭》當中。 他在這部電影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個瞎眼且醜陋的混混。
很多人都不明白,他之前是通過帥氣形象和優秀演技才獲得觀眾關注的,為什麽突然要改變自己的路線? 這也和陳寶國對演員的定義有關,他始終認為必須要多方麵進行挑戰才能成功。
仍然重視家庭,並未讓人失望 在上個世紀90年代,陳寶國的名字絕對是無數導演心中的香餑餑,當時他也迎來了他最高產的時候。 他在用心拍戲的時候,趙奎娥從未有任何的意見,她非常清楚丈夫是一個真正熱愛拍戲的人。
不過這時也有人想說,聚少離多的生活,難道真的不會讓夫妻倆的感情出現其他的問題嗎? 在這方麵大家還真的沒有必要過多的去擔心,因為陳寶國隻要一拍完戲,重心就放在了家庭。
等到來到21世紀後,陳寶國的表現也同樣沒有讓人失望。 他所打造的《大宅門》和《漢武大帝》讓大家都看到了他絕對的精湛演技。
他所打造出來的這些作品幾乎都可以幫助他獲得大獎。 接下來大家再提及他演技時,所想到的也是教科書級別這5個字。
這些優秀的作品現在還讓他獲得了不少新身份,比如說幾個月前的白玉蘭獎評委會主席。 在獲得這些新身份的時候,他從未沾沾自喜,他始終認為必須要對得起其他人對自身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