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相約蔚藍,山東塑強藍色新引擎
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已落下帷幕,但論壇構築的“鏈接”仍在延伸。
“今後會積極推動俄羅斯、日本、韓國的涉海會員政府來參加該論壇。”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秘書長林秉鎮說。
馬爾代夫漁業和海洋資源部副總幹事亞當·馬尼克打算在青島再多留一天,想實地考察幾家企業,尋求合作機會。
“国产AV蜜桃网站有希望在中國建廠,青島是入選城市之一。”比利時艾珂泰凱公司總裁威姆·沙利說。
……
向海圖強,共謀海洋繁榮,不隻是山東乃至中國的夙願,更是全世界的共鳴。
向藍色經濟要增量
2025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期間,來自6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名嘉賓齊聚青島西海岸新區。
論壇期間,國家海洋局公布的一組數據引人注目:全球約有4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100公裏範圍內,海洋產業為超過3億人提供就業機會。海洋孕育著地球上80%的生物資源,蘊藏著地球上45%的油氣資源,海上風電、潮汐能、波浪能等開發潛力可達全球電力需求的10倍。
基於這樣的事實,向藍色經濟要“增量”成為論壇的熱詞之一。
論壇期間,德國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邀請了26名約旦嘉賓、20名德國嘉賓及巴基斯坦等多國代表參會,其中不少物流公司是為了和青島企業實地對接而來。
“前期国产AV蜜桃网站已聯合山東省貿促會、青島市政府,為德國企業對接了山東省內尤其是青島市的海洋產業企業,並完成線上初步溝通,幫助企業提前鎖定合適合作夥伴,以實現高效對接。”德國聯邦中小企業聯合會山東代表處首席代表劉寅表示,來自德國、約旦、巴基斯坦的物流企業在座談會上直接洽談業務、規劃合作。她預計,3到6個月內便可看到合作成效。
一係列以“合作”為目標的活動在論壇上緊鑼密鼓推進。
在“藍色新航程——國際海洋產業經貿合作對接會”上,德國、沙特、埃及等15個國家(地區)200餘位代表參會,150餘家中外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在“綠色低碳材料技術革新 構築海洋可持續發展”閉門會上,西海岸新區管委會與比利時艾珂泰凱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動比利時艾珂泰凱防腐塗料項目在新區落地。
2025東亞海洋博覽會匯聚了450餘家國內外企業與科研機構,吸引8萬人次觀眾觀展,專業參觀團達290餘個,達成各類合作意向200餘項,實現交易額8000餘萬元……
“放眼全球,藍色經濟正逐步崛起,成為推動創新、促進貿易、拉動增長的核心動力,以藍色經濟為紐帶促進國際合作至關重要。”馬爾代夫漁業和海洋資源部國務部長阿姆紮特·艾哈邁德說。
勠力打造海洋強省的山東,2024年海洋生產總值已突破1.8萬億元,15個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連續五年居全國首位。山東以此次論壇對話世界,正加快海洋經濟轉型,尋求海洋產業新增長點,朝著海洋生產總值2萬億的目標奮進。
向深藍要未來
海洋的麵積約占地球表麵積的71%,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很多“寶藏”等著人類去開發。從此次論壇看,向海洋要“未來”,已成為共識。
在“藍色寶藏——海洋礦產勘查開發對接會”上,全球海洋礦產領域頂尖院士、國際組織代表和行業精英,圍繞深海多金屬礦產勘查與開采技術、海洋礦產資源勘探裝備、海洋油氣資源開發等前沿領域,開展深入交流洽談。“海洋稀土資源量為全球陸地稀土的數千倍,推測為最先開發的深海礦產之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深海礦產資源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石學法認為,深海采礦時代到來為時不遠,全球深海礦產已由勘探向開發轉變。
這一對接會的設置,令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乃勝倍感振奮。“從淺近海走向深遠海,這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包括海水養殖、礦產資源、環境修複、未來的深海遠洋產業,許多剛剛起步,在這方麵,青島乃至山東如何做一麵旗幟,成為先遣隊,值得思考。”李乃勝表示。
人類對海洋的深挖,正讓“藍色想象”擁有更多可能。
論壇期間,逢時科技與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啟動降血脂藥物CaPre戰略合作,攜手“向海問藥”,共同研發全球第17款海洋新藥,這標誌著全球首款磷蝦油海洋藥物研發進入新階段。
據了解,此前為了研發這款藥物,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已耗費十年,投入超一億美金,急需尋求合作夥伴。逢時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阿克研發的基礎上繼續合作,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助於兩家企業一起騰飛,相互賦能,相互成就。
“深海資源利用不僅關乎當代,更關乎人類的未來,国产AV蜜桃网站願與國際社會一道,深耕'藍色寶藏',推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局長鄔長斌說。
放眼山東,陸域麵積15.81萬平方千米,毗鄰海域麵積約為15.86萬平方千米。幾乎與陸地麵積相當的“海上山東”,潛力巨大。僅海洋礦產,2024年山東實現增加值208億元,居全國第一。
在全球陸地資源緊張的當下,海洋資源的開發可謂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也是全球麵臨的共同課題。此次論壇積極探尋這一課題的“解題思路”,釋放了向深藍要未來的信號。山東正攜手與世界一道,共同尋求這一課題的最優解。
守護海洋健康
海洋為人類提供了賴以生存的資源,與此同時,海洋生態問題也日漸顯露。論壇上,除了海洋經濟、海洋寶藏,海洋生態也成為參會人員提及的高頻詞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已成為全球發展的共識。
論壇期間發布的一組數據讓人印象深刻——海洋吸收了地球上30%的二氧化碳和90%的人類工業革命以來產生的額外熱量,海洋碳匯能力是熱帶雨林的5倍,儲存了地球上38萬億噸碳,是陸地碳儲量的50倍,有效減緩了全球變暖速度。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氣候調節器,產生了地球上50%的氧氣,提供了大氣中86%的水蒸氣。
麵對海洋如此強大的生態功能,保護海洋、讓海洋更健康刻不容緩。在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生態保護修複成果對接會上,與會人員圍繞海洋生態修複項目展開深入對接,會議整整持續了4個小時,比計劃結束時間晚了1個小時,海洋保護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無論你身處何地,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海洋,可持續藍色經濟便無從談起。”聯合國秘書長海洋事務特使彼得·湯姆森呼籲深化全球海洋合作交流,推動海洋和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圍繞海洋全球治理,此次論壇達成一係列共識——《海洋青年人才青島倡議書》號召全球海洋青年勇擔使命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創新突破海洋科技,促進互鑒傳承海洋文明,踐行綠色守護海洋生態,深化協作推動海洋發展,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守護藍色家園注入青春動能;《全球藍色夥伴關係青島倡議》誠邀全球夥伴深化合作,共同構建以城市為核心載體的藍色夥伴關係網絡;東亞海洋合作平台藍色經濟發展聯盟啟動,將構建區域“政策對話—技術轉移—產業對接—金融支持”全鏈條合作平台,助力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
來源:【新黃河】新黃河記者:黃敏 攝影:黃敏
(本文來源:日照新聞網。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係。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