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9月10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拉開帷幕,一係列前沿科技與實踐成果集中湧現,從技術落地、民生賦能到綠色轉型,多維度激活發展新動能,以新質服務體係構築起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在大會成果發布環節,21世紀經濟研究院/能源策工作室聯合施耐德電氣啟動《領航未來·新質服務標杆案例集》,聚焦重點行業轉型需求,分享新質服務從谘詢到落地的全流程實踐,為石油化工、大健康、電子、冶金、教育、數據中心、交通等行業提供可借鑒、可複製的轉型範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羅仲偉認為,麵對產業變革,單靠產業自身創新已難達高標準要求。“通過現代服務業與各產業深度融合,企業可從單一產品提供商向'產品+服務''製造融服務'轉型,更好適配市場需求,提升綜合競爭力。”
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服務業高水平開放,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服務貿易開放水平,拓展對外開放平台功能。同時,大規模設備更新、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等政策相繼推出,推動設備更新迎來萬億級規模的市場機遇。“在這一背景下,生產性服務作為新質生產力賦能實體經濟的關鍵紐帶,正通過數字化與綠色化的深度融合,重塑產業生態,為企業提質增效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中壓及服務業務中國區負責人徐韶峰說。
為全方位呈現“新質服務體係”升級創新成果,施耐德電氣聯合多家行業夥伴簽署合作協議,並共同發布《新質服務行業生態聯合宣言》,旨在深化各方在聯合創新、場景挖掘、規模化應用、專業服務領域的合作,以生態合力拓寬行業賦能邊界。
徐韶峰說,新質服務既是企業質效提升的“倍增器”,也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通過參與服貿會分享創新成果,不斷升級的新質服務體係將融入各個細分行業,更廣泛地賦能各產業用戶,助力實現利舊煥新、智改數轉與節能降碳,推動企業加速轉型與高質量發展。”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