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未来,还是操纵未来?Polymarket的崛起之路与背后争议
作者:利物浦的死粉 來源:德陽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5評論數:
文 |硅
2025年耶稣会重新降临人世?在预测平台Polymarket上,这个赌注总万美元的问题,竟仍%的人押注“会”。
与此同时,美联月是否会降息、俄乌战争是否会年停火、Taylor Swift是否会年怀孕、月底最强AI大模型是谁?马斯月发多少推文?这些全球热议的话题,在预测平台Polymarket上,都是真金白银的赌局,世间万事的不确定性,皆可被定价、交易和下注。
最近最大的一笔有年美国大选的赌注,更是疯狂吸.8亿美元,一位法国“巨鲸”靠自创策略重仓押注特朗普,豪万美元。
Polymarket不仅冲击了传统民调市场,甚至还杀入了华尔街:彭博终端接入其数据,量化基金也紧跟其趋势。8日,小唐纳德·特朗普旗下的风投公司押注Polymarket;彼得‧蒂尔的Founders Fund也已下场投资。巨头入场,赌局正在升级。
Polymarket这个由加密技术驱动的平台究竟是什么?它如何将人类社会最复杂的事件,转化为如同股票代码般的金融工具?这仅仅是一个高科技的全球赌场,一个游走在监管边缘的灰色地带?还是它代表了信息金融的未来,是一台能够穿透噪音、揭示真相的去中心化机器?
01 揭秘Polymarket与预测市场历史
要理解Polymarket的颠覆性所在,首先必须抛开我们对传统赌场的概念。Polymarket与传统博彩业有着本质不同,它更像一个为现实世界万千事件所开设的、全天候交易的“股票市场”。
当你点开Polymarket的网页,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可以投注的主题,也可以说是赌注bet,每一个主题可以押注的地方都是一个市场。
比如美联储将月做出决定,它列出了四种可能性:利率下个基点、利率保持不变、利率下个基点以上、利率上个基点以上,你可以投注这四种可能性,Yes或者No。
这就是一个预测市场,你可以下美元,也可以下万美元。当然如果你在一些总池子不大的赌注里,一次性下注过大,就会影响赔率了。
Polymarket的运作逻辑,被巧妙地设计成了一套类似股票交易的市场。在这里,每一个可以想象的未来事件,都被转化为一个可供交易的标的,拥有自己独特的“股票代码”——无论是“俄乌会不会年停火?”,还是“Taylor Swift今年会怀孕吗?”、“2025年比特币价格会达到多少?”。
这里的“价格”并不代表任何内在价值,而是市场对该事件发生概率的实时反映。这个价格美元之间波动,以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USDC计价,其数值本身就是概率。
例如,当一份“特朗普将赢得美国总统大选”的合约,价格𰹄.51美元时,这意味着市场认为他%的胜算。一旦事件尘埃落定,正确的合约价值将变𰹅美元,错误的则归零。而用户投入的资金,即购买的“股数”,则代表了他们在这场博弈中的风险敞口和信念强度,投美元购买一份价格𰹄.51美元的合约,本质上就是美元的赌注,来支持一个市场认为%概率发生的事件。
这是Polymarket运作的奥秘,它几乎完全颠覆了传统博彩业:
第一,Polymarket没有庄家,传统赌场的核心是“庄家”,它设定赔率,接受所有人的对赌,并从中抽取盈利。庄家与绝大多数玩家之间,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但Polymarket借助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彻底消除了庄家,平台本身不参与对赌,也不设定赔率。
所有的交易,都遵循“配对成交”模式:任何一笔“看涨”(Yes)的押注,都必须有另一笔资金量和价格,也就是概率,与之匹配的“看跌”(No)押注才能成交。
举个例子,你想%的概率(0.3美元)下美元俄乌将年停火,市场上必须正好有另一个人愿意%的概率(0.7美元),下注美元俄乌不会年停火,你们的交易才能撮合成功。
这种设计从根本上消除了“庄家优势”,平台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中介,一个让多空观点直接碰撞的平台。仅从这一点来说,它比任何中心化的赌场都更公平。
第二,Polymarket是在“交易过程”,而非仅仅“锁定结果”。传统博彩一旦下注,资金就被锁定,只能等待最终结果的“一锤子买卖”。Polymarket则完全不同,它允许用户在事件尘埃落定前的任何时刻,自由买卖自己持有的合约。
这意味着,你可以根据实时变化的概率,来锁定利润或割肉止损。假设你在哈里斯刚被提名为候选人、胜选概率仅%,也就是价.1美元时,买入了她的合约,当她的民调在几个月后飙升%时,价格涨.5美元,你可以立刻卖出,获倍的利润,而无需关心哈里斯最终是否真的赢得大选。
这彻底改变了博彩的性质,将赌“结果”变成了可以动态操作、预测“过程”的金融交易,它奖励的不仅仅是最终的正确判断,更是对过程中,概率波动的精准把握。这就非常像股票市场了,你不仅仅需要在意结果,这个波动本身,也体现了很大的预测趋势的价值。
第三,Polymarket会去奖励流动性。这就又跟二级市场很像。我们知道二级市场的一大优势就是流动性好,它不像一级市场或是房地产市场,这些市场里,无论是一级市场的创业公司股权,还是房产,都很难快速交易,但股票市场有着非常强的流动性。
为了确保市场的活跃度,Polymarket甚至会“倒贴钱”,平台会为那些在当前市场价格附近,挂出买单和卖单的用户,提供流动性奖励。
一方面这与传统赌场抽水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一方面这种机制激励了用户,为市场流动性提供深度,确保更多交易可以顺畅进行。它将平台的利益与用户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共同做大整个市场的蛋糕。
刘锋 BODL Ventures合伙人 前链新闻总编辑: 预测市场的核心价值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会把它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信息金融市场。因为大家会觉得:在传统的信息市场里面,声量大的人、或者是传统媒体沟通的渠道,可能会存在大量的专家、政客在传达信息。而越来越多的人,他们会把预测市场作为更进一步的信息市场,大家拿钱来赌真实的、可信的信息,前提是在有效市场理论假设下,有效的市场会用金钱给赌出来,所以很多人会把预测市场视为未来有价值的一个信息中枢。
当然,这台看似精密的“预测机器”并非没有瑕疵,去中心化也带来了最棘手的难题——裁决困境。
当一个事件的结果客观明确,比如美国大选的胜负,或者是一场球赛的比分,系统可以顺利结算,几乎没有争议。但当结果的定义本身模糊不清,或对事实认定存在争议时,问题就出现了。
Polymarket将这类棘手的争议,交由一个名为“UMA”的去中心化“预言机”来裁决。UMA代币的持有者,可以通过质押代币进行投票,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决定一个事件的“真相”是什么。
然而,这个看似不错的机制,在实践中还是引发了多次争议,一个典型的例子源于评判标准的模糊性。
Bill Sun Gen Alpha联合创始人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学博士: 比如有类赌注是:谁家的模型会在某个榜排名最高,是OpenAI、Anthropic、xAI还是Gemini,这个最高水平的衡量基准就很不一样,每个人在发布自己模型的时候,都号称自己在某一方面最高水平,所以导致这个赌注最终是取决于用哪个基准来度量的。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Polymarket的团队审批就导致有很多不是很严格的赌注都会被公布上去,但设计这个赌注的人,他也不是金融专业、数学家或者逻辑学家这样的人,(所以不是很严谨),他的赌注很难形成基于客观事实的明确结果(binary)。
所以,当事实本身存在多解,或有操控投票嫌疑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巨大争议。
我们举两个Polymarket真实出现过的争议:在一个”乌克兰是否会月前同意特朗普稀土协议“的赌注中,如果两国在截止日期前,签署某种“稀土相关协议”,那么市场判定为 “Yes”;否则为 “No”。
结果是在截止日期前,美国和乌克兰并没有正式的、明确的稀土开采或供应协议,但双方有一些谅解备忘录(MOU)或合作意向文件,并在外交场合公开表态,要加强在关键矿产领域的合作。
这时候争议就出现了。一部分人认为:谅解备忘录或意向声明,不是协议,不应算“达成协议”;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些公开签署的文件和承诺,已经构成协议。最终UMA投票裁决为“Yes”,结果导致大量买“NO”的交易者损失惨重,并指责这是“篡改事实”,因为真实的法律协议并不存在。
这起事件在加密社区引发了极大反弹,有人认为这是UMA投票机制被操控、甚至存在“大户左右结果”的迹象。
另一起事件则发生在”泽连斯基会在六月之前穿西装吗”这个赌注上,这个主题设计的初衷是捕捉新闻事件,比较有趣,但容易引发语义上的歧义。
当时泽连斯基穿了一件类似“军绿色外套+长裤”的装束,多家主流媒体、甚至乌克兰官方Ins账号,都将其描述为“西装”的正式黑色套装,许多押注“是”的用户认为自己胜券在握。
然而,UMA的最终投票结果却裁定他“没有”穿西装,理由是有媒体称之为 “Suit”,泛指套装,但严格意义上,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西装配领带(Business suit with tie)。
支持 “Yes” 的人认为,Suit不一定要领带,外套和裤子是成套的,就可以算Suit,甚至有男装博主Derek Guy表示,这的确是Suit;而支持“No”的人则认为,Suit在常用语境里,就是“西装+衬衫+领带”,泽连斯基穿的是战地风格外套,不应算作西装,如果算Yes,那几乎任何成套的衣服,都能叫Suit。
UMA最终的裁决,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UMA并不是依据客观事实,而是依据个人解读或利益来投票。
所以针对Polymarket的UMA机制,EigenLayer的创始人Sreeram Kannan,就曾经对彭博表示:“这便是‘多数人的暴政’,多数人可以说一些不真实的话,而不会有任何后果。”他的观点,其实暴露了Polymarket在追求去中心化的同时,其事实裁决机制存在脆弱性。
Bill Sun Gen Alpha联合创始人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学博士: 我之前也看过那种赌注,但都不敢参与,因为我很怕这是别人来“收割”的。因为那个Oracle(预言机)它有可能是假的,也许最后开奖的时候就搞了一个搞笑event(事件),比如耶稣降临,然后它就把这钱收走了。我也不知道它这个奖是怎么开的,我是无法参与这个无风险套利,因为有一个(风险)就是等于开奖时刻耍赖皮,修改开奖机制的这样一个技术。02 预测游戏的古老历史
Polymarket的问题多数是因为定义不明所带来的,而对于一些大赌注,无论是美联储会不会降息,还是美国大选结果如何,这些都体现了Polymarket技术和模式的先进性。
Polymarket背后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预测市场来发现信息,预测市场的发展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
早世纪的意大利,当红衣主教们在西斯廷教堂内,闭门选举新教皇时,罗马的街头巷尾就已经开设了赌局,人们对各位候选人的胜率下注。这不仅是娱乐,更像是一场“信息战”,消息灵通人士和敏锐的政治观察家,试图通过赔率的波动,洞察权力游戏的走向,这便是预测市场最早的雏形。
到世纪,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乔纳森咖啡馆(Jonathan's Coffee-House)里,新兴的商人和精英阶层,将万物皆可下注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们对政治丑闻、战争胜负、甚至王室的健康状况开设赌盘,将信息、判断和资本融为一体。
再世纪的美国,对总统选举的投注,更是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狂热,在纽约的桌球室等公共场所,形成了庞大而活跃的预测市场 。然而,这些早期的市场,也常常因为规则模糊、信息不透明而引发激烈纠纷,为预测市场“如何公正裁决”这一现代难题埋下了伏笔。
进世纪,这种由市场驱动的预测方式逐渐式微。以乔治·盖洛普(George Gallup)为代表的“科学民意调查”方法兴起,凭借其系统性的抽样和看似客观的统计学框架,迅速取代了预测市场,成为衡量公众意见的主流工具,预测市场一度被视为不科学、非理性的赌博而被边缘化。
不过,学术界从未放弃对这种“群众智慧”的探索。由爱荷华大学运营的非营利实验项目——爱荷华电子市场(Iowa Electronic Markets),简称IEM,它规定了每位参与者不超美元的投注上限,成为了验证预测市场有效性的关键阵地。
刘锋 BODL Ventures合伙人 前链新闻总编辑: 我看到的一个数据是,年年,在爱荷华电子市场上%的情况下,大家押注的结果是压倒性好于民调的,而且更准确。可是别忘了,它的每笔押注限额只美元。而另外一个predictit(预测市场),它也是监管得很严格。 而普遍的一些理论的研究都认为,在这个预测市场上面对一些公共话题的押注,得出来最终概率是好于传统民调的。这就是对预测市场的价值做了特别好的背书。
这项长达数十年的实验,为预测市场的有效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证明。
这背后也有一定的哲学基础,来自于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他年发表的著名论文《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指出,社会中最重要的知识,并非科学真理,而是分散在无数个体头脑中的、关于特定时间和地点的、零碎的局部知识。这些知识无法被任何中央计划者,无论是政府还是民调机构所掌握。
哈耶克认为,“价格”是聚合这些分散知识的唯一有效机制。而Polymarket正是哈耶克这个理论的一种应用。
03 Ploymarket的诞生与崛起
Polymarket的逻辑是:当人们用自己的真金白银下注时(Skin in the Game),入局利益攸关,远比在电话调查中随口说出的答案更接近真实。金钱的激励,会促使掌握内幕信息或拥有深刻见解的人也参与进来,他们的行为会修正价格,从而让市场在整体上,更趋近于真相。
Polymarket的成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站在前人的失败经验之上,并且精准地抓住了Web3的浪潮。
刘锋 BODL Ventures合伙人 前链新闻总编辑: Web3世界里的预测市场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出圈的应用?在以太坊诞生最早的时候,一些早期的密码朋克就在幻想在未来: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面,哪些会是核心的应用?预测市场是被公认为最有前途的一个应用,因为预测市场天然跟Web3是密切相关的。 在传统的中心化组织里控制的博弈市场、公开市场里,预测市场其实很容易成为博彩工具,但是在去中心化世界里面,在借助于哈耶克之前的一些关于公开市场的理论基础,天然可以组建一个各方充分博弈、而且没有第三者和没有中间人左右的一个开放市场。在这里面,如果再引入“智能合约”的概念,对未来不确定的事件的预测可以成为一个合约,当有一个存在的确定的结果,对合约进行一定的判断后,合约可以自动完成对赢家进行的奖励的交付。所以在最早的智能合约的应用场景里,预测市场是一个被频繁提及的应用。 但是很可惜,预测市场、2017年被提及成为Web3最有潜力的应用,直到今天过去𱅃、8年,我们才真正看到一个出圈的东西。
2018年,也就是在Polymarket成立年前,以太坊上第一个主要的去中心化预测产品Augur诞生,它承载了早期加密爱好者对一个无需许可和审查的信息市场的全部幻想。
然而,Augur最终失败了,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糟糕的用户体验、高昂的交易费用、缺乏稳定的计价单位,以及过于执着“协议纯粹性”,而忽略了应用层的易用性。Augur的挣扎,为后来者Polymymarket提供了一份至关重要的避坑指南。
Polymarket的创始人谢恩·科普兰(Shayne Coplan)吸取了教训。这位在曼哈顿长大的“互联网书呆子”,对加密世界的热情由来已久,14岁时便尝试组装挖矿设备,并年以美分的价格参与了以太坊的预售。2017年,他从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辍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与世隔绝”的探索生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关于封锁、疫苗和经济重启的种种矛盾信息,Coplan萌生了创建一个“信息自由市场”的想法,让人们可以用真金白银为自己的判断买单,他相信当存在经济激励时,人们会更努力地去探寻真相。
Polymarket应运而生,其上线的第一个预测主题便是:“疫情中的纽约市,何时会重新开放?”。
刘锋 BODL Ventures合伙人 前链新闻总编辑: 我觉得像Polymarket崛起的一个核心的因素是,我们处在的世界,尤其是在疫情之后的今天,宏观的不确定因素在加大。大家需要在这种混乱的、充满噪音的世界里去寻找一些有效的、市场化的方式,作为为不确定性定价的一些工具、方法。这个时候以Polymarket为代表预测市场就已经在承担相应的作用了,所以我会把这种宏观条件下产生的需求,和这种推动因素,视为Polymarket获得今天的成功的一个必要的推动力。
Coplan也吸取了前辈Augur的教训,要想让预测市场走向主流,就首先必须解决用户体验问题。这促使Polymarket发生了根本转变:从一个“协议优先”的极客玩具,变成了一个“用户优先”的互联网产品。
可以说,Coplan做的最关键的一个决策,就是没有使用波动剧烈的原生代币,而是将平台完全建立在与美:1挂钩的稳定币USDC上。
首先,稳定币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计价单位,消除了因加密货币价格波动带来的额外风险,这就像如果美元经常剧烈波动,那美股就不能吸引到那么多国际投资者了,使用稳定币运营,使得预测本身成为唯一的变量。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Polymarket能够构建一个全球化、全天候运行,且无需传统银行系统许可的金融市场。交易在以太坊的低成本二层网络Polygon上进行,结算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完成,高效且透明。
最初,用户需要自行购买USDC,这构成了一定的准入门槛,但月,Polymarket通过与支付公司MoonPay合作,允许用户直接使用信用卡和银行转账进行支付,这极大地降低了非加密用户的参与难度,为其用户群的进一步扩张铺平了道路。
凭借创新的模式和对热点事件的敏锐捕捉,Polymarket的增长势如破竹。平台年成立,年,其全年交易量达到了亿美元,其月因为美国大选热潮,交易额高亿美元。2025上半年,交易量约亿美元。
其惊人的增长潜力,吸引了硅谷顶级的投资者,包括彼得·蒂尔(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和以太坊联合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总融资额超万美元。Polymaket即将完成新一亿美元的融资,其估值已突亿美元。
不过,Polymarket这种惊人的增长,也伴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在美国,因为担心影响选举结果,所以对选举进行押注是被禁止的。2022年,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以未经注册运营“事件型二元期权”为由,对Polymarket处万美元的罚款,并责令其停止在美国的服务。
尽管有此禁令,根据网络分析平台Similarweb的数据,预估Polymarket网站的第一流量来源还是美国,占到.88%,用户很可能通过VPN等工具绕过了地理封锁。
在被逐出美国市场后,Polymarket并未放弃回归,它正在尝试一条迂回的道路。2025年,Polymarket宣布斥.12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名为QCX的、持有CFTC牌照的小型衍生品交易所。
与此同时,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加密货币行业,展现出更友好的姿态,美国司法部和CFTC也相继结束了对Polymarket的调查。这一系列操作,为Polymarket的合法回归扫清了障碍。
Coplan则多次强调平台的优势,他说:“Polymarket将互联网上的争吵,转变为一个市场,在这里,预测正确的人会获得回报。”
Polymarket也在逐渐获得主流的接纳。2024月,全球金融信息巨头彭博,开始在其昂贵的金融终端上整合Polymarket的选举数据。这不仅是对Polymarket数据价值的认可,也意味着这个曾经的“Web3赌场”,逐渐成为主流金融和媒体界无法忽视的信息来源。
Bill Sun Gen Alpha联合创始人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学博士: 在量化交易里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买方共识,就是我们想知道大家用钱投票的观点是什么。英伟月底会出财报,我们不想看高盛分析师给我们写的共识在哪,因为我们不相信,Polymarket本质上就是帮我们构造出来了很多买方共识。在大家赌国债利率的时候,实际上是存在的,就是CME观察工具可以看到基于国债期权交易,赌每次美联储开会的时候的结局,有多少概率降基点?多少概率降基点?这是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赌局,这是一个Pre-Polymarket时代就已存在的赌局。 在Polymarket上,比如说你可以赌要不要降息?或者其他什么,它其实是传统金融的衍生,你会发现,不同的人群,他对于要不要降息的认知也不一样,就是华尔街的那些机构的债券交易员和Polymarket上拿币赌的散户,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不同,他们也可以去做套利。04 “特朗普巨鲸”,精准预测还是操纵选举?
如果说Polymarket是一片海洋,那些拥有巨额资金的玩家,就是能够掀起波澜甚至改变潮汐方向的力量,2024年的美国大选,就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2024年秋天,当主流民调和政治评论界还在为一场胶着的美国大选而摇摆不定时,一位自称“Théo”的神秘法国人,也是一位银行交易员,正悄然布局一场堪称现代政治史上非常大胆的逆向投资,他赌上的不仅是数千万美元的真金白银,更是对整个传统民调体系的公然挑战。
当时的市场共识是,特朗普与哈里斯的对决将异常激烈,但多数主流民调显示,哈里斯略占上风。然而,这位法国大哥却对这种主流叙事嗤之以鼻,他通过多个在Polymarket上的匿名账户,不断押注,总计投入万美元的巨额资金。
他投注的目标,不仅是特朗普最终赢得大选,还包括了一系列在当时看来近乎疯狂的赌注:特朗普不仅仅是赢得大选,还会赢得普选票;并且特朗普还会一举攻下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和威斯康星,这三个被认为是民主党票仓的“蓝州”。
我们知道,要敢于押这样的重注,不仅仅要有信心,更重要的是需要严谨的研究和调研。在大选结束后,他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采访,透露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他认为,由于美国主流媒体和民调机构,存在固有的亲民主党偏见,导致其调查结果系统性地夸大了哈里斯的支持率。更重要的是,他坚信存在大量不愿向民调机构,透露真实投票意向的“害羞的特朗普选民”,这股沉默但庞大的力量,在所有公开数据中都是隐形的。
这位法国大哥最关键的举动,是超越了单纯的数据分析,他花费重金,委托一家专业的民调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私人调查。这些调查并未采用传统的问询方式,而是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邻居调查法”的技巧,也就是不直接询问受访者自己的投票意向,而是询问他们认为自己的邻居会投票给谁。
他声称,通过这种巧妙的间接方法,让他得以窥见冰山之下,对特朗普“令人震惊”的隐藏支持率。正是这些通过另类方法获得的独家数据,构成了他敢于押下如此重注的底气。最终,他获得万美元的惊人利润。
“特朗普巨鲸”出现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次投资胜利,它也打击了传统民调方法,也是哈耶克“利益攸关”原则的一次生动演绎。
当然“特朗普巨鲸”的投注,也引起了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警觉,随即引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Polymarket究竟是在预测未来,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未来?这种现象被称为“反身性”。
当Polymarket的赔率不再是小圈子的游戏,而是被马斯克这样的超级KOL,在社交媒体上向数亿人展示,被彭博金融终端推送给全球的交易员时,它就不再是对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成为塑造现实的积极力量。
Théo的巨额押注,客观上推高了Polymarket上特朗普的胜率。这种赔率的变化,通过媒体的报道,形成了一种“特朗普势头正盛”的叙事。这种叙事,完全有可能影响那些犹豫不决的摇摆选民,让他们产生“跟风”心理,从而将预测自我实现。
在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一位加密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Adam Cochran就评论道:“这(指在Polymarket下注)是迄今为止能买到的最高效的政治广告。”
在美国大选结束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突击搜查了Polymarket创始人Coplan,位于纽约的住所,搜查并没收了他的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不过Coplan当时并未被逮捕,此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审查Polymarket是否允许美国用户进行押注。
当然,Coplan反击说,这是“拜登政府”对其预测特朗普胜选的一种报复性打压。而那位押注特朗普获胜的神秘“巨鲸”,也出来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说他并非在试图操纵美国大选,“我的目的只是赚钱。”
Bill Sun Gen Alpha联合创始人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学博士: 在我看来,(Polymarket)最大的实际问题是操纵选举,尤其是操纵一些地方选举,以及会泄露地方选举的信息,甚至可能会让美国本来就不一定公平的地方,更容易展露真实的民意,这些可能都不是国家想要的。对于美国来说,也许在某些地方、某些党派能够必胜,但是这个赌注会改变大家看法,因为大家有从众心理,可能会反过来改变大家投票的想法,所以这个可能是我觉得从政治上可疑的一点。因为其他的,比如体育博彩,在有Polymarket之前也已经出现了,比如梦幻足球、DraftKings,这些大型企业,每年都在体育博彩行业轻松赚大钱。在拉斯维加斯,也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体育博彩,和类似的活动合同,所以我觉得监管其实对于活动合同或者二元期权这类东西有疑虑。但是对于政治的合同,肯定是会有所疑虑的。05 信息金融与“第五权力”
Polymarket的崛起,远不止是颠覆了博彩市场,它正在开启一个被以太坊创始人布特林等人,称为“信息金融”(Information Finance)的全新时代。其核心思想是:利用金融工具和市场机制,来发现、定价并传播信息。在这个体系中,抽象的信念和分散的知识,被转化为具体的、可交易的、以价格(即概率)形式呈现的金融资产。
在这个框架下,Polymarket的主要功能并非像一个水晶球一样去精准“预测”未来,而是更像一个高度灵敏的社会“温度计”。它为市场,对某个不确定事件的集体信念,提供了一个实时的、量化的读数。这个读数,对于华尔街的专业人士来说,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谷歌的多模态产品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矩阵,它们大致可以分成五条主线。
Bill Sun Gen Alpha联合创始人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学博士: 我觉得这个info-fin(信息金融)绝对能让世界上的信息传递得更好,它给了我们一些非常可信的的Oracle(预言)。本质上你在ChatGPT上看不同的网页的时候,是不知道哪个网页比其他网页更值得信任的,也不知道大家对于一个未来事件的共识是怎么塑造的,你就只能看一些媒体,比如彭博社怎么说、那几个撰稿人怎么说。但是在Polymarket你可以看到买方共识,就是大家拿钱投出来的共识,这个东西是非常昂贵的,虽然可能跟真相不一样,大家用钱投出来的结果,其实是渐进地趋向于人类社会群体的共同真相。而且它实际上能够把以前很复杂的赌注变得非常干净,变成单因素投注。比如以前我们去赌某一个失业数据的结果,是要通过年期国债收益率来表达,它有巨大的流动性。但另一方面,每一年期国债的波动,可能是由十个因素共同构成的,其中只有两个主要因素,但是我们去看Polymarket的时候,它是一个非常纯粹的单因素结果,所以就是Polymarket帮大家进行事件的因素分解法,我觉得是有非常高的价值。
当这种金融化的信息力量足够强大时,它便开始挑战传统的权力格局。
长久以来,以新闻媒体为代表的机构被称为“第四权力”,而Polymarket的出现,正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了一种“第五权力”。当媒体因为某些固有偏见,或信息滞后,而呈现单一叙事时,Polymarket的价格波动,往往能揭示被忽略的另一面。这种揭示“黑天鹅”信号的能力,并非孤例。
例如,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预热阶段,早在拜登总统正式宣布退选前几个月,主流媒体仍在将此事作为一种重要的可能性进行讨论时,Polymarket上“拜登是否会退选”的赌注,已经成为了一个反映内部情绪的“温度计”,其概率曾一度超%,这反映了公众舆论的实时判断。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科技行业。在今年一个“哪家公司会月底前拥有最佳AI模型”的赌注中,一开始Google领先,但随着OpenAI将要发布GPT-5的传闻出现,OpenAI的胜率一度超过%。
然而随着Sam Altman在发布演示中暴露的信息,发布会还没结束,交易者就迅速调整下注,Google的胜率很快飙升%,而OpenAI的胜率则急速下降至不%,这比媒体的反应更加迅速。
Polymarket最初的口号是“利用自由市场的力量,揭开你最关心的真实世界事件的神秘面纱”(harnessing the power of free markets to demystify the real world events that matter most to you)。Coplan曾设想他的平台能够预测新冠疫苗何时问世,并为混乱的社交媒体环境,提供一个“真理指南针”。
我们整天都要面对各种新闻和虚假信息,你必须判断这是真的还是纯属胡扯,你会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某个惊悚的消息出来后,市场却纹丝不动,这就是市场在告诉你:“嘿,这其实毫无意义。”
随着Polymarket的预测数据越来越有价值,不少人开始提出,像Polymarket这样的平台,未来可能代表一个新兴的“第五权力”崛起。在这个新领域,创造和验证信息的权力,正从中心化的、由精英主导的媒体、金融机构,部分转移到由匿名的、分散的公众及其资本共同驱动的去中心化平台。
在这里,话语权的大小,不再取决于谁拥有媒体和机构,而取决于来自各行各业、掌握不同碎片化知识的“群众智慧”。
06 伦理困境与制度缺陷
Polymarket的成功并非偶然,它是Web3基础设施日趋成熟,以及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对预测的极度渴求,再加上Polymarket团队本身出色产品和运营执行能力三者结合的产物。
当这个曾经的加密圈实验,其预测数据竟能呈现在彭博金融终端上时,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关于信息、权力和资本的新时代已然来临。它所开启的“信息金融”(Information Finance),承诺用真金白银的“利益攸关”原则,来穿透媒体偏见和舆论噪音,期待得出最接近真实的概率。
然而,这台机器的核心悖论也日益凸显:Polymarket最大的优势——其去中心化、抗审查以及反映原始信念的能力,同时也是其最大弱点的来源。一个允许任何人对任何事下注的平台,也面临有缺陷的裁决机制、被巨鲸操控的风险,UMA这套裁决机制并非完美。
还有棘手的伦理困境,比如允许人们对战争、灾害、暗杀等悲剧事件下注。年底爆发的UNH高管谋杀案中,当嫌疑人被捕后,Polymarket上迅速开设了多个赌注,交易者可以下注逮捕时间、嫌疑人最终会认罪吗等等。
还有洛杉矶山火,Polymarket上出现了“到本周五,山火的燃烧面积会达到多少英亩?”这样的赌注;以年“泰坦号”潜水器悲剧中,Polymarket也有对搜救结果进行下注的赌局。
当然,更具争议的,则是对俄乌战争的赌注,在Polymarket上,有很多关于某座城市,是否会在某个日期前被乌克兰收复,或者是俄罗斯是否会在某个日期前攻占哪里的赌注:它的判断条件就是根据ISW地图,如果俄罗斯在美国东部时日晚:59之前,占领库皮扬斯克的一个火车站,则该赌注将判定为“Yes”。
批评者认为,将他人的苦难金融化,变成一场资本游戏,这挑战了人类社会的伦理底线。
最终,Polymarket向我们抛出了一个这个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当一切皆可定价,当信念、观念甚至悲剧都可以被量化为合约代码时,我们是获得了一个更高效、发现真相的工具,还是打开了一个资本可以定义一切的潘多拉魔盒?
你怎么看Polymarket和信息金融?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