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9日晚间,西贝董事长贾国龙发文道歉,称要待顾客如初恋。但没想到在认错之后画风急转,他竟然骂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
罗永浩则在直播中表示:“本来我看到他说‘彻底向胖东来学习’,我一看这个态度就行了。结果他说我‘网络黑嘴’太坏了,我怎么坏了?”
罗永浩还表示贾国龙这个人没一句实话,说好了要待顾客如‘初恋’,结果对他这个吃了八百多块钱的顾客态度就这么差,老罗还委屈的说:“我就骂了你一次,剩下都是你要‘自杀’。”
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是其创始人核心优势的极致放大,而潜在危机也通常是其创始人核心劣势的盲目忽视。
敢于冒险、坚韧不拔、善于学习和变通的贾国龙,将自己的性格特质融入西贝的骨髓,带领西贝从一家地方小吃店成长为全国性的餐饮巨头。在企业的野蛮生长期,贾国龙的性格是西贝最强大的发动机。
1988年,贾国龙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开了一家康德乐咖啡厅,后又更名为“黄土坡小吃店”。次年,贾国龙正式创立西贝品牌。
贾国龙在业内素有“折腾王”的称号,他敢于冒险,善于折腾,不断尝试新的餐饮项目和经营方式。从火锅城到小吃广场甚至西餐厅,只要是餐饮界存在的买卖,他都尝试过。
1996年他在深圳经营海鲜酒楼,九个月亏损万元。随后在北京承包金翠宫海鲜大酒楼,四个月又亏万元。
多次失败后,贾国龙变得更加务实和变通,他在酒吧中发现卖的最好的是砂锅面片后,将海鲜酒楼改为“金翠宫莜面村”,专卖内蒙古菜,并投放报纸、电视广告,并邀请内蒙古歌唱家德德玛代言进行推广,餐厅日均流水也𱐎万元一路涨至𱅀.5万元。
2012年年,西贝与《舌尖上的中国》的联动,先后签约了节目中的陕西绥德“黄老汉”和陕西榆林“张爷爷”传人,分别推出了黄馍馍和空心挂面,极大地提升了西贝在全国范围的品牌知名度。
截止年,西贝餐饮集团已在全多个城市拥有家门店,员工规模.7万人。同年,西贝将品牌标识从“西贝莜面村”升级为“西贝XIBEI”,并在美国洛杉矶开设了海外首店,开始展现出国际化发展的雄心。
年之前,贾国龙主要倾注在“对产品的打磨”、“对内部的激励”和“对商业趋势的判断”上,品牌主要通过广告传递信息,消费者被动接受。但是在社交媒体时代,尤其是进年,舆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面对罗永浩的抱怨,贾国龙的“成功密码”却在新环境下失效了。
贾国龙强悍、义气、说一不二的个人风格在内部能凝聚团队,但在外部与公众和舆论交锋时,很容易被解读为“霸道”、“听不进意见”。
当他被身边的咨询公司和同行老板捧杀,沉浸在“靡之自信”中时,他就真的以为自己可以靠“斗争”赢过舆论。他骂罗永浩是“黑社会”,这正是他内心“江湖斗争”思维的对外映射,他以为这是一场可以靠硬碰硬来打赢的架,殊不知舆论场比拼的是共情和人心。
现在每个消费者都是自媒体,拥有质疑和传播的权力。企业家的一言一行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贾国龙习惯的“内部拍板”式沟通,在公开场合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充满“爹味”和傲慢。
新一代消费者不仅要吃得好,还要知情权、选择权和尊重感。他们反对的是“高价预制菜”的信息不透明。而贾国龙却还在用“工业化和标准化没错”的事实层面道理,去回应消费者“我感觉被欺骗了”的情感层面诉求,完全是鸡同鸭讲。
贾国龙在此次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不稳定”和“低情商”并非新毛病,而是一直存在的“旧伤”。只是过去企业规模和发展速度这块“创可贴”足够大,盖住了它。如今,这块“创可贴”被一场巨大的公关危机彻底撕开,伤口暴露在所有人面前,血流不止。
西贝的品牌能否复苏,不取决于它能否再做出一道好吃的菜,而取决于它的创始人能否真正完成一次“认知升级”,从一位成功的“产品偏执狂”和“内部领袖”,进化成为一名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公众企业家”。这无疑是他创业生涯中最艰难的一道课题。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