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6 來源:罵不絕口網作者:哭笑不得啊
“這不僅是一場盛大閱兵,更是銘記曆史,緬懷先烈,提醒青年一代珍惜和平生活。”在華越南留學生黎河微感慨。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伴隨著天安門廣場上聯合軍樂團和合唱團的表演,人們仿佛回到了抗戰歲月。多位觀看了本次閱兵活動的國際青年表示,他們從歌聲中聽懂了蕩氣回腸的曆史,從閱兵活動中感受到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堅定意誌和強大能力。
“日本軍國主義暴行令人發指,但中國人民沒有屈服。”黎河微曾在教科書中接觸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曆史,從城市到鄉村,億萬中華兒女團結一心,以血肉之軀迎戰強敵,“這是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動寫照。”
中國作為二戰主戰場之一,其抗戰曆史和貢獻經常被眾多側重於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的西方媒體忽視。在華白俄羅斯留學生許倩認為,年輕一代應成為曆史記憶的“守護者”,以清醒的認知辨別歪曲曆史的行徑,傳遞曆史真相。
回顧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多場戰役,美國青年埃文·凱爾表示,1938年的武漢會戰令他印象深刻。在他看來,武漢當時已成為中國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中心。曆時4個半月,中國人民和軍隊以死相拚,打破了日本妄想速戰速決、迫使中國屈服的圖謀,譜寫了一曲曲英雄壯歌。
“武漢會戰展示出中國人民的堅韌品格與犧牲精神。它告訴世界,日本及法西斯主義是可以被戰勝的。”埃文·凱爾感慨。
穿越烽火硝煙的抗戰歲月,青年一代明白了和平並非憑空而來,而是用犧牲和堅守澆灌的果實。
應邀出席紀念活動的除了多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還有來自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14個國家的50位友人或其遺屬代表。多位受訪國際青年表示,回顧二戰,各國間的守望相助、通力合作是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保障。
“國際合作是一種真實的力量。”埃文·凱爾感慨地說起美國飛虎隊與中國人民並肩而戰、建起向中國運送急需物資的“駝峰航線”的故事。許倩表示,中國持久的抗戰迫使日本放棄“北進”西伯利亞侵略蘇聯的擴張圖謀,使蘇軍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困境,也遏製和遲滯了日本“南進”的步伐。
“中國人民抗日不僅保衛了自己的國家,更為全球戰勝法西斯主義作出了決定性貢獻。”埃文·凱爾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
多家國際主流媒體表示,中國通過此次活動向世界展示了其強大實力和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
黎河微認為,整齊劃一的受閱方陣和先進精良的國防裝備展現了中國軍隊的組織力量和現代化水平,更凸顯出中國人民守護曆史記憶和邁向更強大未來的團結精神。她不禁感慨,每一次回望曆史都是在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國家和民族若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銘記曆史,從中汲取力量。
許倩直言,“不銘記曆史的人注定會重蹈覆轍。”無數先烈為守護家國與敵人浴血奮戰,今人應居安思危、時刻保持警醒。
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放眼那些深陷衝突的地區,城市淪為廢墟、百姓流離失所、青少年失去了在校園接受教育的機會……在衝突的陰影下,生命變得脆弱易逝。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古巴籍留學生楊卡洛認為,在氣候變化、經濟危機和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麵前,合作才是唯一出路。但是一些國家仍奉行“弱肉強食”邏輯或零和博弈思維,這無疑是在製造分裂,危及全球穩定。
埃文·凱爾觀察到,近年來,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國際熱點問題中推動當事方通過對話協商化解分歧,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多個國家和地區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有力推動了全球發展。
“中國用實際行動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和平與發展應成為全世界共同的目標。”黎河微說。
“中國與世界各地的青少年可搭建起跨文化交流的橋梁,堅決反對仇恨與分裂,主動為正義和平等發聲。”埃文·凱爾認為,年輕一代可在教育、科技與氣候行動等領域深化合作,為全球和平與發展注入青春力量。“銘記曆史、凝聚共識,方能讓和平的種子在代際傳承中紮根生長。”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