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園鑽石隨便挖還能帶走 女子挖到2.3克拉做婚戒
6美元的門票,三周的挖掘,換來一顆重達2.3克拉的鑽石,這筆“買賣”的幸運主人,是來自紐約的31歲女子米歇爾·福克斯(MichelleFox)。
米歇爾一直有個願望,希望能親手找到一顆鑽石來製作訂婚戒指。兩年前她和男友開始談婚論嫁,這個念頭就深埋心底。今年夏天,她專程飛到阿肯色州的鑽石礦公園,準備露營三周,親自挖鑽石。
鑽石礦公園是美國獨一無二的景點,也是世界上唯一允許遊客挖掘鑽石並帶走的地方。門票僅6美元,除了鑽石,還能找到紫水晶、瑪瑙等四十餘種礦石。自1971年建園以來,這裏已登記超3.3萬顆鑽石,平均每天能發現兩顆,但大多重量很小。
米歇爾自7月8日開始挖掘,最初隻能找到石英和雲母。到了7月29日,在幾近放棄時,她突然發現一塊“像沾滿露水的蜘蛛網”的石頭,細看竟閃閃發亮。公園鑒定中心確認,這是一顆2.3克拉的白鑽,她將其命名為“TheFox-Ballou diamond”,寓意自己和男友的姓氏。這也是2025年公園登記的第三大鑽石。
這次收獲讓米歇爾興奮不已,第二天便收拾行囊返家。她表示,這顆鑽石將被打造成訂婚戒指:“這是我通過努力找到的鑽石,意義遠遠超過金錢。”
阿肯色的鑽石緣起於約1億年前的火山噴發,將地底深處的鑽石帶到地表。1906年,地主約翰·哈德爾斯頓首次在此發現鑽石,引發淘金熱。後來成立的阿肯色鑽石公司因難以開采出高質量寶石而破產,直至1971年由州政府收購,改建成如今的旅遊公園。
這裏也曾出產過重量級寶石。最著名的是1924年的“山姆大叔”鑽石,重40.23克拉,至今仍是美國發現的最大鑽石;還有1990年遊客找到的“斯特勞恩-瓦格納”鑽石,僅3.09克拉,但品相被鑒定為“完美”。
不過總體而言,公園的鑽石普遍個頭不大,更多的是象征意義。正如米歇爾所說,這枚鑽石的珍貴不在於它的重量,而在於它代表的承諾與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