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航空長期以“港式滋味”係列餐食建立本土化標簽,但隨著航線網絡擴展至內地市場,旅客對文化多樣性的需求促使餐食策略發生轉變。2025年4月,國泰航空在香港至內地指定航線的公務艙率先推出“尋味中華”係列,每月一道經典中華菜品,覆蓋川、閩、蘇、浙四大菜係,並計劃於2026年擴展至川、閩、蘇、浙、魯、粵、徽、湘八大菜係。
以5月特供的“川式辣子雞”為例,該菜品針對航空餐食的特殊要求進行改良:雞肉去骨處理以符合安全標準,塊狀設計避免二次加熱後口感幹柴;調味上采用辣椒、花椒粉醃製,油炸後撒蒜末,確保高空環境下味覺層次不減。6月推出的“蒜苗泡椒炒豬頸肉”,以及後續的閩菜“八寶紅鱘飯”、蘇菜“紅曲醬鴨”等,均通過標準化篩選機製,平衡傳統風味與航空餐食的工業化生產需求。
據國泰航空餐膳設計團隊披露,菜品研發需兼顧高空味覺鈍化、食材保鮮、二次加熱等限製。這種“從實驗室到雲端”的研發模式,體現了航空餐食創新的複雜性。
機餐升級的同時,國泰航空的空姐團隊也在通過專業化培訓與本土化適配,提升服務細節的精準度。國泰航空內地空姐在入職前需完成為期三個月的封閉培訓,內容涵蓋企業文化、安全操作、服務標準三大模塊。其中,安全培訓中的緊急撤離演練要求空姐在90秒內完成客艙疏散模擬,聲音需穿透引擎噪音,動作幅度需確保乘客清晰感知,僅這一環節的考核就重複了上百次,以確保在真實場景中零失誤。
在實際服務中,國泰空姐團隊注重通過細節觀察滿足旅客的個性化需求。例如,針對內地乘客早餐偏好粥食的習慣,早班機中西式早餐配比從3:7調整為5:5。這種“設想周到、盡心盡力”的服務理念,正是國泰航空對空姐團隊的核心要求。
此外,國泰航空通過擴大內地空姐規模提升服務本土化水平。截至2025年,其內地空姐人數已超600名,預計年底達1000人。所有內地航線航班至少配備一名普通話空姐,並設置普通話廣播服務。這種語言與文化的雙重適配,使旅客在飛行過程中感受到更多親切感。
國泰航空在2025年Skytrax全球航空公司評選中,國泰航空躍升至第三名,同時蟬聯“全球最佳經濟艙航空公司”及“全球最佳機上娛樂”獎項。此次榮膺Skytrax全球三甲,是對公司服務品質的權威認可,也是對其文化融合戰略的高度肯定。國泰航空成功將服務優勢轉化為文化傳播的橋梁,為旅客提供了兼具品質與溫度的飛行體驗。
從機餐的文化創新到空姐服務的細節優化,再到國際獎項的行業背書,國泰航空正通過一係列具體實踐,重塑旅客對飛行體驗的期待。其“植根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戰略定位,體現在航線網絡的拓展上,更融入服務設計的每一處細節。當旅客在萬米高空品嚐到地道的川式辣子雞,或聽到空姐用流利的普通話介紹菜品時,或許能感受到:這家航司的努力,正在讓飛行成為一場兼具溫度與深度的文化之旅。
(本文來源:日照新聞網。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係。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