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月13日電(範宇斌)繼“90後”僑青群組、專家人才群組之後,上海市僑青會成立企業家群組。12日,在上海市僑聯指導下,上海市僑青會企業家群組成立儀式在上海市黃浦區舉行。
據悉,上海市僑青會企業家群組成員由一批企業規模達到一定標準的僑青企業家和企業家二代組成,經上海各僑青組織推薦,由上海市僑青會聘任。
目前,該群組初始成員平均年齡為35歲,其中九成以上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曆,行業覆蓋金融、科技、生物醫療、文化創意、高端製造、國際貿易等領域。群組成立後將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聯通海內外僑企資源、培養僑社骨幹人才等方向組織活動,為上海僑青組織儲備新生力量。
吳斌匯報群組成立情況。 上海市僑青會供圖
上海市僑青會執行會長、上海市僑青會企業家群組召集人、黃浦“星僑薈”會長吳斌匯報了群組成立情況。他表示,企業家群組在上海各僑青組織共同學習抗戰精神的重要節點正式成立,具有特殊意義。在抗戰時期,海外華僑企業家心係祖國,通過各種方式為抗戰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撐。改革開放以來,廣大僑企成為祖國經濟建設的重要力量。僑青企業家群組要以學習傳承抗戰精神為起點,為上海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出力,為助力各級僑青組織茁壯發展盡責。
成立儀式現場,上海市僑青會榮譽會長施學理、上海市僑青會會長姚珩、上海市僑聯海外聯絡一部部長陳婕為企業家群組成員頒發聘書。
頒發聘書。 上海市僑青會供圖
在主題分享環節,僑青企業家代表圍繞“傳承”“回歸”“出海”三個主題,分享個人成長經曆。僑青企業家劉子赫參與家族連鎖餐飲品牌經營。劉子赫表示,傳承既是品牌的傳遞、匠心精神的延續,更賦有一種對傳統文化難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僑青企業家陳星言回國後幫助家族企業向文旅業轉型。在她看來,回歸從不是一張機票的往返,也不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是“心之所向”的奔赴與成就未來的行動。
僑青企業家鬱南星跟隨家族赴海外從事房產業務。鬱南星認為,“出海”並非簡單的空間轉移或業務複製,而是一次全方位的戰略升級、一場跨地域的文化對話。
成立儀式現場。 上海市僑青會供圖
“企業家群組的成立,是進一步團結和服務僑界青年企業家、引導其投身上海及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舉措。”上海市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一級巡視員陶勇表示,希望企業家群組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希望群組成員弘揚愛國愛鄉傳統,增強跨界協作與創新聯動,為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城市高質量發展持續貢獻“僑力量”。(完)
【編輯: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