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9月12日,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5—2026年)》(簡稱《方案》),明確提出“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有條件批準L3級車型生產準入,推動道路交通安全、保險等法律法規完善”,這標誌著我國在L3級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進程中邁出了關鍵一步。
圖片來源於中國政府網公布的信息截圖
按照《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國家標準,L3級自動駕駛屬於“有條件自動駕駛”,即在特定設計運行條件下,車輛係統可以完全接管動態駕駛任務,允許駕駛員脫手,但駕駛員仍需保持警覺並隨時準備接管。與L2級輔助駕駛相比,L3級最核心的區別在於駕駛責任主體的部分轉移。在L2階段,駕駛責任主要由駕駛員承擔;而進入L3級後,在係統激活並正常運行的場景中,責任主體將部分向企業轉移。這種“人機共駕”的複雜形態,對企業在技術研發、安全測試、法規合規等方麵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也倒逼企業必須投入更多資源以確保係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此《方案》的出台,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政策體係不斷完善的重要體現。自2021年以來,相關部門已陸續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文件,從智能網聯汽車的準入管理、安全沙盒監管,到開展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逐步構建起一套相對完整的政策框架。而《方案》的發布,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L3級自動駕駛的發展路徑,為企業提供了更加清晰、穩定的政策預期和指引。在推動L3級車型獲得生產準入“準生證”的同時,《方案》特別強調了要同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保險法規。這被業界視為L3級自動駕駛能夠真正實現商業化落地的關鍵前提,因為隻有明確了事故發生時的責任認定規則和保險理賠機製,消費者才能放心使用,車企也才能在法律框架內放心大膽地推廣相關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為L3級自動駕駛“開閘”,並不意味著監管的放鬆。恰恰相反,這標誌著監管部門對行業的指引和約束將更加精細化和常態化。這也在提醒所有相關企業,在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過程中必須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將合規運營置於首位。隻有通過穩步推進、紮實積累,才能逐步贏得消費者對這一前沿技術的接納與信任。從長遠視角看,此《方案》為L3級自動駕駛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不僅將加速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為人們的未來出行帶來深刻變革,更是重塑整個汽車產業的格局、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文馨)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