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加速騰飛。作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運載無人機已成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將曾經的“不可能”變成“常態化”。 但是,使用過運載無人機的朋友們都知道,在高海拔地區,要麵對低溫、風速和稀薄的空氣,如何才能克服高原地區對無人機的挑戰?如何更好地解決載重能力、充電速度、安全係統、空吊係統、降落傘及軟件等問題? 未來,運載無人機如何引領低空經濟?
▲運載無人機在峽穀間起吊貨物
9月11日至12日,大疆運載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成功舉辦了“甘孜天路——大疆運載無界之旅”深度交流活動。
活動中,眾多無人機政策專家、當地行業及一線用戶,共同聚焦高海拔、多山地形下的低空運輸議題,通過實地演示與案例分享,圍繞低空經濟與運載無人機的產業應用進行深度分享,並實地感受運載無人機如何以穩定、高效、智能的運載能力,為偏遠地區和特殊行業帶來真正的變革。
2025年末
全球無人機需求或超200億元
在以四川甘孜為代表的橫斷山區,高海拔、多峽穀、地形起伏劇烈的自然環境,長期製約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運載無人機的出現,為這些地區的不同作業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係統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王英勳
活動現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係統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王英勳就“低空經濟無人機如何開啟物流未來”進行主題分享,他說,“消費端是拉動低空經濟的‘牛鼻子’,低空經濟一定是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而無人機正是支撐這一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基石。過去無人機更多以航拍工具被大眾認知,如今它早已超越‘新奇玩具’或‘輔助工具’的範疇,正逐步成為驅動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王英勳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無人機市場呈現出比較蓬勃的發展態勢,從配送服務來說,需求也是巨大的。從預測來看,到2025年年末,全球無人機需求有可能達到200多億元,而且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0%。中國“低空經濟”持續推進的話,在這一領域的競爭中將扮演引領者的角色。
▲大疆運載銷售負責人金昊
大疆運載銷售負責人金昊表示:“運載無人機不僅是低空物流的‘加速器’,更是山區及各類特殊作業環境中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工具。其應用已深入滲透至電力運維巡檢、應急救援與物資投送、郵政與末端物流、多元化民生應用多個核心場景,與傳統作業方式形成了鮮明對比。環境越險峻、條件越苛刻,越能凸顯運載無人機的實際價值。”
活動現場,作為擁有十餘年無人機應用經驗的電力行業資深用戶,川西高原輸電運維工程師田力結合三年實戰說道:“以往檢修人員需負重攀爬2~6小時,才能將物資運抵海拔數千米的作業現場,如今十多分鍾內就能精準送達。”
甘孜州政務無人機辦公室工作人員閻譚則分享了無人機在當地應急救援中的多項應用案例,並針對甘孜頻發的自然災害與複雜地理環境,進一步探討了無人機在物資投送、災情勘察、三維建模等領域的實踐成效與未來優化方向。
▲農業無人機秭歸臍橙吊運
未來的無人機什麽樣子?
更強大、更安全、更經濟
在9月11日下午的實景演示環節中,大疆運載解決方案工程師徐小珂在現場呈現了FC100運載無人機在高海拔地區的安全穩定飛行與全流程運輸能力,切實破解了之前提及的載重能力、充電速度、安全係統、空吊係統等運輸難題。
未來的運載無人機是一個什麽樣子?活動現場,大家認為,未來有更多、更難、更值得挑戰的地方,下一代的飛機應該會更強大、更安全,更經濟。
產業蓬勃發展,人才培訓緊密相連,未來需要什麽樣的運載無人機人才?活動中,大家還就人才應該如何培養等多方麵進行了探討。
從運輸工具到智能搭載平台,運載無人機使用邊界也在拓展。四川成都昂鴿無人機學院負責人王成認為,目前,行業正式進入“全人才周期”時代。低空經濟發展到今天,人才需求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行業真正緊缺的是複合型、多維型人才。即便是植保、運載、巡檢等傳統類型飛手,也不再是單純操控飛機,他們必須懂航線規劃、懂安全規範、懂數據(基本)分析,甚至要會基礎故障排查和負載調試。這些人已經不再隻是“飛行員”,而是低空生態中的數據分析師、任務規劃員和安全管理員。
王英勳認為,無人機正在推動国产AV蜜桃网站邁入一個更互聯更高效的新時代。中國國內製造業的主導地位是不可動搖的,隨著出口市場的持續拓展和國內低空經濟物流網的完善,中國物流行業將重新定義無人機行業,無人機行業的未來不僅是光明的,更是革命性的,將引領全球行業發展方向,為世界貢獻中國方案。
金昊也認為,在中國乃至全球很多地方麵臨真實挑戰和行業痛點,這些行業的痛點,也蘊含產業升級的機遇。“所以国产AV蜜桃网站選擇做運載無人機,如果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一定可以帶來行業革命。”
紅星新聞記者 蔣麟 圖據受訪者
編輯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