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隻獨角獸、34億美金,黃仁勳投出一個“AI帝國”
作者:依然範特西13 來源:德陽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4評論數:
作者丨薛皓皓
編輯丨關雎
圖源丨英偉達
英偉達已成為當今AI時代的基石,而它對初創公司的投資,預示著它對未來十年構建英偉達的大生態的野心。
從2000年開始,英偉達就開始進行股權投資。起初,它以收並購為主,2005年前後並購了3Dfx Interactive、MediaQ、Portalplayer等公司。後來,它就按照風險投資的方式,進行投資。截至目前,它已參與了200餘項投資,投出了20隻獨角獸。
自2023年起,英偉達在一級市場出手越發頻繁,從2022年20起左右的投資,上升到2023年末大約50起。此後的時間,英偉達保持著大約一年50~60起的投資節奏。該時期,英偉達的通用GPU成為AI的關鍵基礎設施,同時也是英偉達的股價受AI催化而翻倍增長的時候。
從投資標的發展階段而言,英偉達橫跨了從種子輪到D輪、E輪、F輪,甚至並購的不同企業發展階段。
英偉達企業發展部投資項目階段分布,圖源:睿獸分析
這些投資大多圍繞著AI產業鏈的上中下遊,囊獲了AI算力、大模型和AI應用的全AI產業鏈。並且,這些投資大多發生在美國本土,偶有投資歐洲、以色列等其它地區的企業。
圖源:睿獸分析
英偉達投資的三個主體
長期以來,英偉達做一級市場投資主要由公司旗下的投資部門進行。目前,該部門叫做“企業發展部”,由Vishal Bhagwati領導。
Bhagwati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就讀,獲得了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此外他還在沃頓商學院獲得了MBA學位。他在2000年左右成立了一家名為Emadison的公司,並獲得了紅杉資本的投資,這家公司而後被賣給了CAM Systems。
Vishal Bhagwati與黃仁勳
此後,他還在HP和Oracle擔任戰略投資和並購交易的高管,在HP期間,他曾推動超過280億美元的並購交易。2020年後,他跳槽至英偉達,擔任負責戰略與投資的高管。
在他的領導下,英偉達開啟了“買買買”模式,尤其在2022年之後:2021~2022年,平均每年進行了15次投資,到了2023~2025年,它的年平均投資數量為40起左右,將近是之前的3倍。
Bhagwati曾表示,投資事件的數量上升並非事先計劃如此,隨著AI爆發式發展,英偉達要緊緊盯住最前沿的動態,投資頻次自然而然增加了。
它的投資理念也並非追求傳統VC追求的財務回報,而追求通過投資來強化英偉達的生態體係。Bhagwati曾提到,国产AV蜜桃网站不會投資一家不用国产AV蜜桃网站技術及產品的公司。
然而大規模投資創業公司,也會被輿論認為有企圖壟斷的嫌疑。有人懷疑它做股權投資,是將投資和使用其產品進行綁定,盡管官方否認了這一觀點。
除了Bhagwati領導的戰略投資部門,Sid Siddeek所領導的NVenture是英偉達進行一級市場投資的另一股重要力量。和Bhagwati所領導部門不同的是,NVenture更加注重投資帶來的財務回報,而非隻關注投資標的和英偉達之間的業務協同。
Siddeek曾表示,NVenture的投資範圍非常廣泛,不僅出錢,還出專業知識、技術等。在挖掘潛在投資機會時候,Siddeek會關注創業團隊的構成、背景及經驗水平等。此外,他也關注創業公司所處賽道的未來潛力,以及其產品在未來5~10年的競爭力。可見,NVenture更偏向於風險投資機構追求財務回報的邏輯。
Siddeek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曾在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工作了9年,此後領導過迪拜主權財富基金在科技領域的投資。在加入英偉達之前,他曾在軟銀願景基金工作過兩年。而在20年前,他曾擔任過英偉達的投資者關係經理兩年,那時的英偉達還是一家圖形顯卡公司,融資曾屢屢碰壁。
2021年,Siddeek重新加入英偉達,負責NVenture的投資工作。巧合的是,NVenture也在2021年成立。
成立之後,NVenture的投資節奏逐漸加快,從2023年的14次左右,提升至2024年的20次。2025年截至目前,NVenture已參與了14項投資。
圖源:睿獸分析
除了上述兩個投資主體,英偉達還設立了一個孵化機構,Inception。該孵化器已累計服務了成千上萬家初創公司,為它們提供AI算力硬件和英偉達合作夥伴的雲服務優惠。
雖然這三個主體在投資理念、方式等方麵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一致的:做大做強英偉達的產業生態。
英偉達投出了20隻獨角獸
近兩年,相比於矽穀的其他巨頭,英偉達投資數量驚人。睿獸分析顯示,亞馬遜、微軟的戰投部門在2024年僅僅出手10次左右,而英偉達的企業發展部在同年出手了45次。
高頻投資也帶來較好的業績回報。現在,包括英偉達企業發展部和NVentures在內,英偉達一共投出了20隻獨角獸。此外,對於已經成為獨角獸的公司,比如OpenAI和xAI,英偉達也參與了其後續融資。總體而言,英偉達的投資組合中站著大約40隻獨角獸。
從投後估值達到獨角獸水平的方麵看,英偉達企業發展部的業績大大超過了NVentures。2019年至今,企業發展部投出了17家獨角獸,並且英偉達投資它們的時間多發生在2023年及之後。
這17家獨角獸大多涉及AI大模型層和AI應用層的業務,他們依賴英偉達的GPU及相關技術來開展業務。
You.com: 英偉達於2024年參投了You.com的5000萬美元B輪融資,等到You.com在今年完成了C輪融資後,該公司估值達15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目前,You.com麵向企業端提供AI深度搜索和研究服務,宣稱可將傳統谘詢行業耗時數周的戰略谘詢報告,以最快5分鍾的時間來完成。創始人Richard Socher在最新一輪融資完成後,就表示融資目的之一,就是購買更多英偉達的GPU,以支持擴大的業務規模的算力需求。
Reka AI:該公司於今年7月官宣了由英偉達和Snowflakes共同投資的1.1億美元A+輪。這輪投資之後,Reka Ai成為10億美元獨角獸。它專注於AI大模型研發,不過和矽穀大部分堆參數的AI大模型不同,它嚐試有效控製計算成本,以更低成本開發出市場領先的AI大模型,類似於國內深度求索研發的DeepSeek。對於本次融資,英偉達並未發表直接評論,不過有業內評論稱,Reka AI將在英偉達GPU基礎上來優化AI推理的效率。
Weka.io: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目前聚焦於研發解決數據密集型的工作負載的存儲解決方案,解決傳統數據存取的性能瓶頸。2019年之後,英偉達連續四次投資了這家公司。2024年,這家公司估值達到16億美元。Weka.io已和英偉達在硬件、軟件等方麵開展緊密合作,比如Weka的技術可優化英偉達GPU服務器的存儲性能。
FigureAI:這是一家矽穀炙手可熱的人形機器人本體公司,堪比特斯拉的擎天柱。在去年,官宣了6.75億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英偉達、三星、微軟、亞馬遜、英特爾等。目前,公司估值20億美元。Figure AI的最新產品Figure 02采用了英偉達的GPU作為核心處理器,同時其用於人形機器人的AI大模型,也在英偉達GPU上進行訓練。
Imbue:2023年,這家專注於AI Agent領域的初創公司獲得一筆2億美元的B輪資金。該公司由一位華人女科學家創立,目標打造千億參數的AI智能體。該公司在獲得英偉達投資前,已手握1萬張H100卡。
Inflection AI:2023年,Inflection AI獲得了一筆引人注目的投資,投資方包括Bill Gates、穀歌、英偉達等,金額13億美元。核心創始團隊來自穀歌Deepmind核心團隊,致力於開發更具有情商的AI大模型,目標是電影《Her》中那樣的AI,企圖和OpenAI展開競爭。當時,該公司已經建有2.2萬張英偉達H100的AI智算集群,為當時規模最大的之一。不過,2024年微軟出價6.5億美元,收購該公司的核心資產,核心創始人員隨即加入微軟,而公司目標市場也從個人消費市場轉向了企業級市場。
除了上述公司外,Bhagwati帶領的企業發展部投出了多家AI大模型的獨角獸,包括AI21 labs、Mistal AI、Cohere等。同時,它還投出了多家垂直領域的AI智能體獨角獸,例如做AI編程的Poolside、AI醫療的Hippocratic AI、AI搜索的Perplexity。
英偉達旗下的NVenture目前投出了4隻獨角獸。除了上述提到的Hippocatic Ai外,還有Field AI、Abridge和Synthesia。
Field AI要做具身智能的大腦,它采用了有別於Open AI大語言模型的全新AI架構,該架構更適用於人形機器人的“大腦”。
Abridge聚焦於將醫院裏的繁瑣醫療記錄進行AI化處理。該公司估值已達53億美元。
Synthesia專注於AI的視頻內容生成,推出的Synthesia 2.0可實現虛擬形象的視頻。該虛擬形象就像主播麵對鏡頭的口播場景一樣,可根據上下文調整語氣、麵部表情和肢體語言。
這三家公司均直接或間接使用了英偉達GPU產品。比如Field AI的大模型產品采用了英偉達工具鏈及GPU進行訓練,而Synthesia運行在亞馬遜雲之上,而亞馬遜雲大量采購了英偉達的GPU。
構建未來10年的英偉達產業生態
早在2000年就開始做投資並購的黃仁勳,是一位具備敏銳技術嗅覺的投資並購高手。
未盡研究創始人周健工認為,黃仁勳在2000年初並購競爭對手3dfx,構建了它在圖形渲染顯示卡的統治地位;2019年,黃仁勳又以69億美元,並購了Mellanox,使得英偉達從GPU產品提供商向著AI智算中心整體方案提供商,邁出了重要一步。
這兩起並購較大程度上分別奠定了,英偉達在圖形顯卡行業和AI算力行業的統治地位。
英偉達還曾計劃收購Arm,黃仁勳企圖通過這次收購,構築橫跨CPU和GPU的競爭護城河,不過最後卻因為反壟斷原因而終止。
當下,黃仁勳並沒有停止投資,而是指揮著Bhagwati領導的企業發展部和Siddeek負責的NVenture進行投資。每一筆潛在投資的最後決議,都需要黃仁勳親自簽署。黃仁勳正計劃通過這一筆筆投資,構築未來10年的統治地位。
近3年來,英偉達的投資領域正逐漸發生著改變,它正在從投資AI大模型,投資AI基礎設施,慢慢轉向能源、具身智能等領域。
不過,英偉達仍然基本圍繞著生成式AI的三大要素:算力、數據、模型,進行投資。
在算力方麵,它圍繞著如何將GPU算力發揮得更好,投資了一係列半導體公司,比如Arrcus和Ayar labs。此外,在算力中心的可持續能源供給方麵,它投資了Utilidata、Commonwealth Fusion等。
近日,它還宣布投資量子計算公司PsiQuantum,這家公司表示,它正與英偉達進行合作,重點將量子硬件與AI芯片做整合,並聯合開發可跑在GPU上的量子算法。
在數據方麵,英偉達參與投資了數據庫管理公司Databricks、數據標注公司Scale AI等。
在AI大模型方麵,英偉達已投資了眾多AI模型公司,其中包括Open AI、xAI等。此外,他連續4次投資了麵向企業端的AI大模型Cohere,以及OpenAI的前聯合創始人IIya的SSI。SSI致力於研發更安全的人工智能,僅僅成立一年,估值已達到320億美元。
從另一角度看,英偉達的投資旨在構築未來5~10年統一的、一站式的AI基礎設施。2025年3月,英偉達的GTC大會上,黃仁勳提出了AI工廠(AI Factory)的概念,這一概念旨在將AI開發和工業流程相結合,涵蓋從數據采集、訓練、微調、大規模推理的整個AI工作流程,讓AI工廠能夠產生肉眼可見的價值。AI工廠的初期客戶包括了Uber、Google、Netflix等。
“AI工廠的底層為英偉達GPU,在此之上還需各類的連接、通信、能源、數據、模型等技術,這些技術的獲得與合作將通過風險投資方式。”周健工表示:“黃仁勳還投資了AI工廠的下遊應用場景,比如具身智能、自動駕駛、AI製藥等。”
投資下遊應用場景的公司,可助力AI工廠可被下遊AI應用所廣泛使用。
硬件永遠為軟件服務的,人們希望AI芯片能夠支撐起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實現。AGI何時到來,有人說2027年,有人說2030年之後。
不論何時到來,在它到來前,又或者真正的AI killer APP出現前,必須要有足夠好的軟硬件技術及產品的支撐。
華泰證券計算機首席分析師謝春生曾表示,AI正在改造所有的既存IT係統,原來軟件算法會被AI算法重寫,原來硬件架構將被顛覆,CPU和GPU的數量比例,會從大約8比2,變成大約2比8,其中伴隨著大量軟硬件架構、技術、產品、生態的重構。
毫無疑問的是,英偉達已是這場AI改造IT係統革命的中堅力量。
根據英偉達最新發布的年報,在其資產負債表上,英偉達所投資的長期股權價值已從2024財年的13億美元上升至2025財年的34億美元。這些投資組合的價值在一年時間增長了近3倍。
投資創業公司,就是投資未來。英偉達在這些投資的價值會遠遠超越當前財報所呈現的價值。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