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嶽:演技精湛,一生卻隻演過2次男主角,再婚娶文盲保姆為妻

2005年,著名演員、表演藝術家趙子嶽離世8年後,他入選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選的“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對於趙子嶽來說,這是對他藝術生涯的一種認可,也是對他的藝術人生的一個總結。他能夠被評為百位優秀演員之一,無論是從他對表演的熱愛,他的演技,亦或者是他參演的那些影視作品來說,他都絕對屬於實至名歸。隻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從藝數十年之久,為了演藝藝術奉獻了一生的趙子嶽,一生隻演過2次男主角而已......

一、趙子嶽出生於1909年,是山西古縣人,他的父親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法律係,是當時少有的高材生,他父親畢業後當過國文教員,後來成為了山西懷仁縣的縣長。趙子嶽的母親是一名傳統賢惠的家庭主婦,隻可惜,在趙子嶽很小的時候,他母親就離開了人世。由於趙子嶽的父親工作忙碌,他母親離世後,他被交給了祖父母幫忙照顧。

趙子嶽的祖父是一名畫匠,家裏擺滿了各種畫作,藝術氛圍濃厚,受到他祖父和成長環境的影響,耳濡目染的趙子嶽,也喜歡上了繪畫藝術。除了繪畫以外,趙子嶽小時候還非常喜歡音樂,每次看到街邊有民間表演,甚至是附近有人辦婚喪事時候吹彈的音樂伴奏,他都非常感興趣。然而,對於趙子嶽的藝術天賦,他的家人不僅沒有去培養,還非常反對他去接觸,尤其是他的父親,完全不讚同他想走藝術這條路的想法。

喜歡藝術的趙子嶽,為了追逐他的藝術夢想,小時候經常偷偷接觸和學習各種藝術。在他十多歲的時候,他跟著街邊的藝人,偷偷學會了吹笛子、拉板胡、彈三弦等樂器,他感到非常自豪。學會這些樂器後,趙子嶽甚至背著他的父親,跟著那些民間藝人到處表演,他的家人在很長時間裏都沒有發現。直到後來有一次,他跟著民間藝人給一個東家演奏時,他的父親剛好來到這家祝賀,被他父親撞了個正著,他偷學藝術這件事情才被發現。

趙子嶽偷偷接觸藝術這件事情被他父親發現後,他父親將他狠狠教訓了一頓,可盡管如此,他依舊沒有舍棄走藝術這條路的念頭。二、熱愛藝術的趙子嶽,一邊用心學習文化知識,一邊偷偷接觸各種藝術。中學畢業後,他考進了山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該校的藝術科學習繪畫專業。

在山西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上學的時候,他接受了很多先進思想的影響,成為了一個愛國青年,還在1926年加入了共青團。期間因為趙子嶽加入了愛國組織,閻錫山在當地大搞白色恐怖,甚至進入了學校搜查,趙子嶽為了安全短暫的離開了學校,直到白色恐怖過去後,他才重新回到學校完成了學業。從該校畢業後,趙子嶽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而是進入了杭州藝專進修。期間他的父親被撤職,他失去了經濟上的支持,無奈隻能放棄繼續學習的計劃,回到了山西。

趙子嶽回到山西後,他進入了山西太原的女子師範當老師,但他當的並不是繪畫老師,而是音樂老師。從小喜歡音樂的他,自始至終都沒有放棄對音樂的喜愛,而如今能夠光明正大的和音樂打交道,他自然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在女子師範大學任教了2年時間後,趙子嶽離開該校,去了石家莊正太鐵路扶輪小學任教,繼續擔任音樂老師。

在擔任音樂老師期間,趙子嶽工作之餘經常到校外的藝術團唱歌,當時正太鐵路工人組建了一個業餘歌詠團,趙子嶽成為了該團的藝術指導,每天教大家演唱各種歌曲,其中不乏一些抗日歌曲。愛國的他,隨著和大家越來越熟悉,他後來還帶領著大家走上街頭,利用藝術的形式進行愛國宣傳,為革命工作做了不少貢獻。

三、1936年,趙子嶽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在這之後,他一直活躍在前線,教群眾演唱各種革命歌曲,並且利用他的繪畫專業宣傳抗日活動,在當地影響非常大。音樂天賦非常高的他,當時還創作了不少歌曲,其中他創作的《列寧的後代》這首歌,在當地流傳非常廣,甚至可以說人人都會哼唱。

1940年,趙子嶽被組織調到山西太行山劇團,擔任該劇團的藝術指導,他開始接觸表演藝術。當時山西梆子盛行,很多戰士都喜歡看,趙子嶽特意搜集了當地的各種素材,在劇團組建了一個晉劇隊。在趙子嶽的帶領下,晉劇隊表演了很多作品,都得到了大家的喝彩,而趙子嶽也帶著對表演的好奇參演了不少作品,包括《韓玉娘》、《打漁殺家》等等,雖然扮演的都是“醜角”,但同樣得到了大眾的關注。

隨著趙子嶽的藝術水平不斷提升,他不僅成為了太行山劇團的台柱子,也受到了很多劇團的重視,開始被邀請到各大劇團參演演出。從話劇《前線》到歌劇《白毛女》等等,他甚至還進入了京劇領域,並創辦了一個京劇團,在戲劇行業發展得風生水起。因為藝術水平非常高,他在被借調到軍區先鋒劇團演出後,還被留在了軍區劇團發展,而在這裏,趙子嶽再次發揮出了他的積極能動性,成立了一個京劇團,並親自擔任京劇團的團長,後來這個京劇團發展得還不錯。

當然了,要說真正讓趙子嶽走紅,被全國觀眾熟知,那還得是他進入影視行業之後。四、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工作能力出色且在戲劇領域影響頗深的趙子嶽,被任命為山西省劇協副主任,後來又成為了劇協副主席。雖然趙子嶽踏上了從政之路,可他依舊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反倒對自己提高了要求。

1950年,在趙子嶽的事業發展得非常穩定的時候,北影廠《呂梁英雄傳》這部影片的劇組來到山西呂梁區拍攝,趙子嶽被安排接待劇組拍攝。在和劇組一起工作的過程中,《呂梁英雄傳》的導演呂班覺得趙子嶽的形象樸實可靠,非常適合農民的形象,便向趙子嶽發出邀請,讓他出演片中的“康天成”一角。趙子嶽之前並沒有拍過戲,抱著對電影的好奇和向往,他答應了拍攝,因此走上銀幕。

由於趙子嶽在《呂梁英雄傳》這部影片中表現得非常不錯,演技可圈可點,拍完這部影片沒多久,他又被邀請拍攝了《新兒女英雄傳》這部影片。在《新兒女英雄傳》這部影片中,趙子嶽扮演的是“蔡老黑一角,塑造了一個淳樸、忠厚的普通勞動者的形象,把角色塑造得非常成功。由於趙子嶽在片中表現得非常出色,他引起了北影廠的重視,隨後被調入了北影廠工作。

至此,趙子嶽開啟了他的影視生涯,開始活躍在全國大眾的視野裏。五、趙子嶽進入北影廠後,他的演藝事業發展得非常順利,依靠著精湛的演技,他完全不愁戲拍。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戲約不斷的趙子嶽,接連參演了很多經典作品,塑造了很多出彩的角色。

在《暴風驟雨》中,他扮演趕大車的“孫老頭”,將一個擁護土改,又害怕惹禍,一個善良卻膽小怕事的農民形象塑造得非常好。

在《停戰以後》中,他塑造了一個淺薄無知的縣長“班縣長”,把一個左右逢源,喜歡拍馬屁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青春之歌》中,趙子嶽扮演一位貪財如命的“老地主”,把角色貪財的本質和形象展現得非常到位。

還有《林家鋪子》中的“老通寶”,《紅旗渠》中的“李德才”,《小二黑結婚》中的“二諸葛”等等,這些鮮明形象的角色,讓人至今難忘!

在事業飛速發展的同時,趙子嶽也收獲了一段感情,和他的第一任妻子張健走到了一起。兩人攜手走過艱苦歲月,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並在婚後生下了他們的孩子。

那時候的趙子嶽,事業發展穩定,感情上也收獲頗豐,可謂是妥妥的人生贏家,可惜好景不長。六、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特殊時期來臨,趙子嶽首當其衝,他的事業和生活都受到了嚴重影響。近十年時間裏,他的事業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沒有再給觀眾帶來新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在這期間,他的妻子張健身心都受到了傷害,早早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

直到1976年,隨著曙光出現,文藝行業複蘇,趙子嶽的演藝事業才隨之恢複了正常發展。事業恢複後,趙子嶽繼續活躍在演藝圈,他後來又陸續拍攝了《山花》、《萬裏征途》、《牧馬人》、《駱駝祥子》、《戴手銬的旅客》等影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趙子嶽還進入了電視劇領域,陸續拍攝了《開市大吉》、《蔚藍色的迪斯科》等作品。

1984年,趙子嶽退休後,他並沒有停下事業的步伐,而是給自己立下了“三不離休”的規定。趙子嶽定的“三不離休”規定分別是:“黨員不離休,演員不離休,人民的勤務員不離休。”繼續活躍在演藝圈的他,後來又陸續拍攝了不少作品,始終堅守在演藝這條道路上。

早年喪妻的趙子嶽,後來也再次收獲了愛情,和一位比他年輕10歲的保姆曹孟珍走到了一起。和趙子嶽不同,曹孟珍不懂藝術,甚至不認識字,是一個文盲,但這依舊阻擋不了兩人在一起。隨著感情越來越深,趙子嶽在子女的支持下,後來和曹孟珍領證結婚,收獲了他的第二段婚姻。

七、1994年,在拍完《男人也難》這部影片後,由於年紀和身體的原因,趙子嶽淡出了演藝圈,再也沒有拍攝過新的作品。從演藝圈退隱後,趙子嶽把心思都放到了生活上,和他的二婚妻子相伴,安心享受他的晚年生活。

1997年,趙子嶽退隱3年後,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由於他一生都非常低調,他離世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他早已離世。

作為一名演員來說,趙子嶽的演技精湛,善於塑造各種小人物角色,是一位難得的好演員。盡管他這一生幾乎都在演配角,隻演過2次男主角,可這依舊不影響他是一位好演員,依舊不影響大眾對他的喜愛和認可。

時光荏苒,如今距離趙子嶽離世已經過去28年,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人記得這位老戲骨,依舊在重溫他的作品。作為一名演員,尤其是像趙子嶽這樣的優秀演員,不應該被人遺忘,值得被人銘記!

德陽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