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創客點亮城市煙火

圖①:楊開勤的小店。

孟亦軒攝

圖②:張帆的小店。

受訪者供圖

圖③:年輕人在楊開勤店裏的“青年夜校”學習架子鼓。

陳 朋攝

圖④:張帆展示店裏銷售的手作。

王 晨攝

晚上8點,上海靜安區恒豐路,“Echo打擊樂體驗館”的玻璃門透著暖光,屋內咖啡氤氳升騰,“青年夜校”熱鬧開場。小店主理人楊開勤(化名)調試著架子鼓設備,身旁幾位剛下班的“白領”學員迫不及待抓起鼓槌。

此時,兩公裏外的蘇河灣萬象天地的“Tǎmadrama退休市集”裏,店長張帆的直播間,一個個訂單“飛向”展架上琳琅滿目的手作。這兩家由90後創業者主理的小店是靜安區諸多青春小店中的佼佼者。在商業氣息濃鬱的靜安區,青年們創新商業模式和消費場景,在產品設計上別出心裁,在後街裏弄開起了一家家充滿“青年味”的方寸小店。

2023年2月,靜安區入選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青春小店公益支持計劃”首批試點區域。兩年多以來,在團靜安區委和幾個街道的聯合扶持下,這些青春小店蓬勃生長,為城市帶來更多生機和煙火氣。

“年輕人創意無限,能做出有意思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之所以取名叫'退休集市',是因為我的店裏既有青年設計師的創意作品,也有銀發手工藝人的製作。”張帆急匆匆地從家裏趕來開店,推開玻璃門,領著記者走進120多平方米的“Tǎmadrama退休市集”。

店內,銀發族媽媽們手工製作的毛氈玩偶、圍脖、手機鏈,與青年設計師的飾品、瓷器工藝品共享展櫃。“我從上大學開始就打算創業,不喜歡循規蹈矩的生活。”張帆碩士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人物造型設計專業,一頭幹爽利落的短發,簡約大方的純色襯衣著身。

有一次,張帆媽媽一個提議——“你可不可以辦一個賣退休老人手作的市集?”給了張帆創業靈感。“我媽媽和姨媽都是羊毛氈愛好者,退休後製作了大量羊毛氈玩偶。她們的手藝不錯,如果在色彩搭配、材質使用等設計細節上改進,手作會頗受年輕人歡迎。”張帆說。

有了想法,張帆開始規劃、打造自己的小店。去年7月,張帆參加上海戲劇學院和靜安寺街道聯合舉辦的創業大賽,一舉奪魁,並順利入選靜安寺街道“我的小店開在巨富長(巨鹿路—富民路—長樂路)”街區創業幫扶項目,成為免租快閃店的第一位店長。因為享受了近4個月的免租,資金壓力小了很多,張帆的小店很快孵化得有模有樣。

“我把小店定位為一家手工藝品的買手店,除了銀發族的手工藝品,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設計師,作品沒有好的上架渠道,也會放在国产AV蜜桃网站店裏寄售。”張帆說,店裏最多的時候吸引了40多個原創品牌入駐。

得益於“巨富長”街區的時尚客流,很多年輕人來到張帆的店打卡消費,這讓她有了向核心商圈進階的信心。去年12月,經團靜安區委引薦,“Tǎmadrama退休市集”入駐萬象天地商場。

“入駐商場後,客流以周邊的居民為主,更注重體驗感,僅賣文創產品,很難吸引他們進店消費。”今年5月,張帆找到了新的“開店搭子”。從互聯網行業辭職的靜靜,開陶藝工作室已有一兩年,但一直不溫不火,勉強經營。

經過一番討論,兩人一拍即合。張帆和靜靜在店裏開設陶藝手作課,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進店。同時,張帆也開始在網絡直播間售賣,因為有了之前的社群名氣,直播間單場次的銷售額達萬元以上。

“媽媽們的手作供不應求,得加班加點地幹。”在張帆看來,創意是線下小店保持長久活力的法寶,“年輕人創意無限,能做出有意思的、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隨著中國文化出海熱,中國製造必然會走向中國創意。”

“青春小店要融入社區,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

一樓的公共空間裏,上班族邊喝咖啡邊敲電腦忙工作,一旦加班感到疲憊,隻需上樓就能即時轉換場景,打一段鼓放鬆身心,還有專職的架子鼓樂手一對一指導。這就是楊開勤的小店——“Echo打擊樂體驗館”。

2024年,已經在上海摸爬滾打10年的“滬漂”楊開勤決定為自己喜歡的架子鼓投資:花了兩個多月看了六七十套鋪麵,最終選擇了商務樓宇密集、離地鐵口近的恒豐路,投入專業級隔音裝修和架子鼓設備。

“當下的年輕人願意在新消費場景中尋求新鮮事物,為自己的情緒價值和體驗感買單。”楊開勤說。

隻是一種新的消費場景和運營理念,要讓市場完全接受,絕非易事。開業後,楊開勤發現隻在網絡社交平台上推廣,業務很難拓展出圈,主動來店裏學習打鼓的學員很少,過路的人仍把它看作一家裝潢頗有調性的咖啡館。

轉折發生在今年夏天,楊開勤有一天接到靜安區天目西路街道團工委工作人員的深夜私信。原來,天目西路街道推進黨建引領網格治理工作,街道團工委工作人員與網格員一同走訪沿街小店,為青春小店如何融入社區、提升人氣出謀劃策。

與天目西路街道搭上線後,楊開勤在街區活動中結識了更多街坊鄰裏。“當時裝修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做好隔音、不擾民,但多次參加街區活動後,我意識到融入社區和居民,能為小店引來更多客流。”楊開勤說。店裏的培訓老師們參與由街道團工委和中興金融街區黨支部主辦的青年生活節公益演出,還為快遞小哥們送上了解暑水果。

如今店內的課程表上,每周一“青年夜校”的白領體驗班課,也是與天目西路街道團工委共同打磨出來的。“'青年夜校'為国产AV蜜桃网站積攢了口碑,現在每回招生信息發出來,很快就報滿了。”楊開勤說。

在楊開勤看來,“青春小店要融入社區,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眼下,楊開勤正在為靜安區對口幫扶的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募捐音樂類的圖書。

“青年創業不該是孤軍奮戰,国产AV蜜桃网站要幫助青春小店紓解成長的煩惱”

楊開勤店裏的“青年夜校”是靜安區青年夜間服務的項目之一。為辦好“青年夜校”,團靜安區委延伸孵化“越夜越青春”青年之夜項目,發布《“靜夜樂群”靜安區青年夜間服務甄選指南》,收錄各街鎮旗艦夜校點位與特色品牌課程。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非遺手作、運動塑形、美妝體驗、滬語教學、心理療愈等90門課程552節課時,6000餘人次參加。

相比過去夜校的知識課堂,“青年夜校”更像是共同愛好者的社群,一個放鬆身心的社交場所。他們中,有熱心公益社會組織的創業者,有傳承非遺手作、愛辦集市的主理人,有喜歡寫作的自媒體從業者,在夜校裏分享金點子、互助選品、吐槽避坑。青年創客也經常到夜校分享創業心得。

“青年創業不該是孤軍奮戰,国产AV蜜桃网站要幫助青春小店紓解成長的煩惱。”團靜安區委在前期調研後,梳理總結出製約小店發展的若幹共性問題,比如客流斷崖式下降,互聯網運營技術和能力有待提升,和居民區之間存在包括噪聲擾民、占道等矛盾。青春小店也存在業務轉型、跨界合作等一係列的需求。針對這些問題,靜安區成立“青春助企服務團”,牽頭商務委、國資委及城管、稅務、公安、人社等多部門團組織和青年業務骨幹,深度了解青春小店的經營情況和發展願景,組團為小店成長辦實事。

這種協同效應正在擴大。團靜安區委推出青春小店聯盟,促進店主們的相互交流和成長。青春小店聯盟定期開展“巨富長”街區誌願風尚周,青春小店提供免費自行車檢修、指甲修剪護理、社區畫展藝術療愈等街區開放共享型誌願服務項目。

夜色漸深,Echo的門鎖又一次被加班學員刷開,“Tǎmadrama退休市集”的直播燈依然亮著。兩個90後女孩的創業試驗,正在靜安區編織的保障網中生長出超越商業的價值——那裏既有架子鼓敲碎都市孤獨的回響,也有年輕本土設計師創造的中國時尚。正如楊開勤在學員群裏的留言:“這裏不教考級,隻教如何與熱愛相處。”而張帆的市集宣言或許是最好的呼應:“年輕不該被年齡定義,創業也是。”靜安區每家青春小店背後,都有青春的力量在湧動。

德陽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