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新鮮事兒|@勞動者,事關你的安全!42項勞動防護用品強製性國家標準發布

安全帽、防靜電服等勞動防護用品

是勞動者直麵風險時的“安全防線”

可以說是勞動者的“生命鎧甲”

近日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

42項勞動防護用品強製性國家標準

全麵覆蓋八大勞動防護領域

讓勞動防護用品

“防得住、穿得妥、戴得牢”

覆蓋八大勞動防護領域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42項勞動防護用品強製性國家標準,全麵覆蓋眼麵部、聽力、呼吸、頭部、手部、足部、服裝及墜落防護八大勞動防護領域,涉及產品質量安全、選擇、使用和維護等標準,將進一步築牢勞動防護安全底線,全麵提升勞動防護用品市場準入、生產流通、選用維護等全鏈條安全水平。

該批標準突出“防得住、穿得妥、戴得牢”的實用導向,並推動勞動防護用品從“有的用”向“用得對、用得好”轉變,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麵:

在眼麵部及聽力、呼吸防護方麵

發布《眼麵部防護 激光防護具》等12項標準,圍繞激光、強光、工業焊接、化學噴濺等勞動風險因素與場景,給出眼麵部防護規範;細化自給開路式壓縮空氣呼吸器、自給閉路式氧氣逃生呼吸器等呼吸防護裝備的技術要求;更新耳塞、耳罩等聽力防護裝備的結構參數、聲衰減指標等內容,以便適應當前產品市場。

在頭部防護方麵

發布《頭部防護 救援頭盔》等3項標準,強化特種場景的適配性,比如《救援頭盔》規定了抗衝擊性能的測試方法,《防靜電工作帽》為保障靜電風險環境下的人員安全,要求防靜電工作帽產品在4s內靜電消散過半。

在手部及足部防護方麵

發布《足部防護 足趾保護包頭》等8項標準,針對高溫、高寒、機械傷害、足部穿刺等典型風險因素,規定手足部防護裝備的技術要求,進一步強化防刺穿、防腐蝕等性能指標,比如在《足部防護 通用技術規範》中規定了聚氨酯材料鞋幫連續彎折15萬次後應無裂紋產生。

在服裝防護方麵

發布《防護服裝 化學防護服》等14項標準,規定化學防護、微波防護、靜電防護、職業防雨等多種特定工作場景下的防護服技術要求與測試方法,全方位係統性應對化學、低溫、電磁、生物、機械等勞動環境風險。

在墜落防護方麵

發布《墜落防護 連接器》等5項標準,進一步規範緩衝器、連接器、自鎖器等墜落防護裝備的靜態強度和動態性能,比如《墜落防護 緩衝器》中要求其能承受15kN的荷載且不斷裂,保障墜落防護裝備係統的使用安全性,有效減少作業人員傷亡。

設置12個月的實施過渡期

該批標準設置了12個月的實施過渡期,這既給予生產企業充足時間進行產品升級和生產調整,也給銷售企業同步消納完庫存產品和在售產品留有時間。市場監管總局將進一步加大標準宣貫力度,推動標準盡快落地實施,同時加強重點勞動防護用品質量安全監督。

小編注意到,就在不久前,市場監管總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工作方案,9月起在全國開展重點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工作。

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隱患專項整治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住房城鄉建設部、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國開展重點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工作,打擊生產、銷售、使用假冒偽劣重點勞動防護用品行為,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此次專項整治聚焦安全帽、自吸過濾式防毒麵具、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等21種重點勞動防護用品及其安全性能,覆蓋生產、流通、使用、檢驗等領域。

在生產領域,緊盯實施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管理的產品的生產企業;在流通領域,強化建材市場、五金勞保商店和電商平台監管;在使用領域,重點關注使用單位采購、驗收和作業現場管控;在檢驗領域,嚴查獲得相關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同時,推動重點勞動防護用品在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全鏈條質量溯源管理。

“安全無小事,防護大於天”

勞動防護用品的質量安全

關乎每一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和生命健康

織密勞動防護用品安全網

讓“安全底線”成為

堅不可摧的“生命防線”!

(綜合來源: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央視新聞、工人日報等)

工人日報客戶端【打工新鮮事兒】第1330期

德陽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