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儀研究院完成第21次太空任務 開啟新一代衛星平台在軌驗證
長沙9月6日電 (劉曼 陳紅微)北京時間9月5日19時39分,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儀研究院”)與雲遙宇航聯合研製的雲遙一號27星隨穀神星一號(遙15)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雲遙一號27星裝箭。 天儀研究院供圖
雲遙一號27星是一顆50千克級科學實驗衛星,搭載了一台GNSS掩星探測載荷和一台長波紅外相機,將開展在軌技術驗證與業務化應用示範,為大氣探測、地表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技術創新與數據應用積累實踐經驗。
GNSS掩星探測載荷的核心功能是反演大氣溫濕壓參數,通過與GNSS掩星數據深度融合。該衛星還將推動大氣—地表多維數據協同分析,進一步提升全球氣候模型的精度。長波紅外相機可在8至13.5μm譜段實現寬幅成像,精準獲取地物熱輻射數據,即便在無光條件下也能穩定實現熱輻射監測,可廣泛應用於農業幹旱監測、工業熱汙染追蹤、電力設備熱故障檢測等領域。
此外,雲遙一號27星的創新平台首次集成霍爾電推進係統、光纖陀螺、高性能計算板卡及康普頓望遠鏡等多台新型單機產品,聚焦於推進、姿控、星上處理及空間探測等領域的新技術與新產品在軌驗證,通過推動這些產品技術的落地與產業轉化,拓展衛星製造產業鏈,為打造高性價比、高適應性新型衛星平台提供有力支撐。
天儀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雲遙一號27星的成功發射,是天儀研究院新一代衛星平台在軌驗證的重要開端,通過搭載合作夥伴自主研發的新型載荷,為上下遊企業提供高效在軌飛行驗證平台,賦能商業小衛星領域協同創新,並促進產業鏈整合,為整個產業技術成熟與應用拓展注入新動力。
據悉,此次是天儀研究院執行的第21次太空任務,已累計將38顆衛星送入軌道,其中包括31顆科研衛星,服務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及商業企業,搭載載荷覆蓋導航增強、電推進係統、空間環境探測、新型通信載荷等多個領域。(完)
【編輯: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