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北京日報記者 孫樂琪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正值北京市蚊蟲密度高峰期,在場人員卻體感舒適。這背後,有一群防蚊滅蚊工作團隊在默默付出。
與往年相比,今夏雨水更豐沛,蚊蟲防製工作麵臨著嚴峻挑戰。一場場行之有效的防蚊滅蚊行動在大街小巷悄然展開,竭力覆蓋每一個犄角旮旯,為市民的出行、居住、休閑活動提供蚊蟲無擾的環境。
為重大活動做好服務保障,是這場防蚊滅蚊行動的重要目標。北京市加強了天安門周邊地區滅蚊力度:重點對東西長安街沿線南北500米延長線區域內,強化“清積水、除垃圾”的蚊蟲孳生地清理和成蚊殺滅工作;在天安門地區每日不間斷開展滅蚊工作,隨時清除各類積水。8月26日和29日,北京市連續兩次蚊蟲密度監測數據顯示,天安門廣場地區蚊蟲密度持續達到國家標準A級。這意味著,該區域蚊蟲密度極低,基本消除蚊蟲幹擾。
“蚊蟲孳生與降雨等氣候因素密切相關。積水為蚊子提供了更多的繁殖場所,尤其是在居民區和公園綠地。”市愛衛辦主任湯偉民說,北京市瞄準“痛點”,啟動了“無蚊社區”的建設。
朝陽區呼家樓街道小莊社區就是試點的“無蚊社區”之一。居民的思想緊跟潮流,有意識地杜絕蚊蟲孳生的隱患。社區負責人舉例,老街坊大多喜歡種花,社區為大家定製了一批帶著網蓋的水桶,既方便接水,滿足晾水需求,又能防止敞口的瓶瓶罐罐變成蚊蟲孳生地。
8月以來,北京市已有43個社區參與“無蚊社區”試點。各社區盡其所能,改善環境。疾控部門的專家也逐一走訪社區,實地指導滅蚊工作。
“無蚊社區”試點的成功經驗也為各區各街道提供借鑒。西城區連續開展周末衛生日活動,清理堆物堆料、打掃衛生死角、清理花盆托盤積水……黨員、社區誌願者、居民等自覺參與大掃除。一位誌願者說:“社區變得更加整潔美麗,蚊子少了,這讓人很有成就感。”
在北京市積極籌辦閱兵活動的日夜裏,首都環境辦、市愛衛辦牽頭,聯合住建、交通、園林等多部門,在北京市範圍內部署開展以“清垃圾、清積水、除異味”為目標的環境衛生大掃除行動,及時清理蚊蠅孳生場所。
“從6月開始,每個月都會對北京市全部342個街道開展滅蚊效果調查和評估。”湯偉民心裏有本賬,“這項調查共涉及2048個居民區、1366個公園綠地、2043家中小餐飲場所、679家農貿市場、17090個地下管井。”
北京市還開展防蚊滅蚊攻堅專項行動,重點加強城六區、昌平區、天安門地區滅蚊工作。衛生監督部門對43個重大活動駐地開展專項監督323戶次,重點檢查室外環境、泳池機房、景觀水等容易積水、孳生蚊子的區域。
數字背後,還有更多鮮為人知的辛苦。比如疾控人員要“以身試蚊”,監測蚊密度。參與了專項工作的市疾控中心消毒與有害生物防製所所長張勇介紹,蚊密度的監測主要采取“人誘停落法”,即通過監測者暴露一側小腿吸引、捕獲並記錄成蚊數量,反映特定環境成蚊活動情況。他擺擺手,真誠地說:“這些不值得寫。国产AV蜜桃网站的付出都是應該的,大家一起努力,才能營造蚊蟲無擾的環境。”
監測結果顯示,通過一係列防蚊滅蚊組合拳,城六區和昌平區成蚊密度均達到國家標準C級及以上水平,即30分鍾內蚊蟲叮咬或停落不超過1.5隻。達到該標準,意味著達到了國家衛生城市建設相關標準。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