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學生被錄取,高校不能一拒了之
澎湃特約評論員 李康尼
報到當天,一家人拖著行李箱滿懷期待去學校,沒想到迎來的卻是冷冰冰的勸退。近日,“自閉症學生錄取後又遭勸退”的新聞引發關注。
據澎湃新聞報道,19歲的李同學是一名自閉症患者,今年4月通過廣東省殘疾人聯合會選拔、推薦,報考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並被錄取至計算機網絡應用專業。而8月30日開學報到時,校方工作人員得知李同學是自閉症學生後,表示“国产AV蜜桃网站不收自閉症學生”,理由是“你們來是不可能學得下去的,狀況會變得越來越差。”
發了錄取通知書卻又“反悔”,學校的做法,的確有違契約精神,讓人難以接受。按照《廣東省殘聯關於做好2025年殘疾人學生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工作的通知》,此次招生是麵向有意向就讀的應屆或近年畢業的初中、高中(中專、中技、職高)殘疾人學生,雖然以招收肢體殘疾及言語殘疾學生為主,但並未將自閉症學生排除在外。
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為李同學發放的錄取通知書。
李同學的父親說,兒子雖然患有自閉症,但症狀在自閉症人群中屬於較輕的,日常自理都沒有問題;學習上,李同學一路就讀於普通小學、區特殊學校、廣州市重點職高。由此可見,自閉症並沒有嚴重影響其學習、生活,即便涉事學校存在顧慮,也應該在錄取前就做好溝通說明,而不是等木已成舟、學生都來報到了,才冷冰冰拒絕。
教育不是兒戲,如此出爾反爾,不僅讓孩子錯失其他上學的機會,耽誤了一年光陰和付出,也會讓其他有類似情況的孩子和家長寒心。更何況,學校所謂“(自閉症學生)不可能學得下去”“怕影響正常學生”雲雲,本身也缺乏科學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保障殘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普通高級中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的殘疾考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教育部、原衛生部和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製定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也並沒有將自閉症列為高校可以不予錄取的嚴重疾病。學校自行“加碼”要求,有歧視之嫌。
對殘疾學生而言,他們往往要克服更多生理和心理障礙,付出更多努力艱辛,才能夠在學業上取得與普通學生同等的成就。很多時候,殘疾學生也不得不麵臨在按摩、調琴等少數幾個專業打轉的尷尬境地。正因如此,類似廣東省殘聯推薦優秀殘疾人學生學習計算機或電子通訊類專業等項目,無疑是相當寶貴的機會。優秀殘疾學生為此付出的努力,絕不該被隨意抹殺。
對涉事學校來說,此前該項目未有自閉症學生被錄取,對相關學生缺乏了解和教學經驗,可能是主要的顧慮。但是,任何人的夢想都不該被忽略,當自閉症學生自己都發憤圖強、不輕言放棄時,社會和高校也應該予以尊重和重視,提供更具人文關懷的支持和保障。比如,可以因材施教,充分了解自閉症學生的病情特點,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具有安全感的環境,並配合醫生提供科學幹預和支持。
麵對“此前未有先例”的狀況,比起簡單對這類學生一拒了之,推動實現“從零到一”的改變,才更顯高校擔當。總之,自閉症孩子能讀書不容易,殘疾人的教育公平千萬別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