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醜態畢露網作者:JT曆史第一人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財經報道 記者 馮超男】9月10日,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在北京首鋼園拉開帷幕。本屆服貿會以“數智領航,服貿煥新”為主題,共設置九大專題,其中金融服務專題以“數智驅動 開放共贏”為主題,打造“全球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展示、重要政策和行業規則發布、合作夥伴洽談、前沿金融體驗”四大平台。
(圖/服貿會金融服務展區,拍攝:馮超男)
(圖/服貿會金融服務展區,拍攝:馮超男)
逛展期間,環球網記者注意到,眾多金融機構在數智化領域的展示成果充分彰顯了AI的強大力量。進一步來講,如今金融機構在AI領域的投入,更側重於場景應用層麵。
AI+金融,交互場景應用成果大集合
當前,數字金融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對傳統金融業務模式進行全方位塑造,有力推動金融服務朝著智能化、便捷化與高效化的方向加速演進。其中,隨著AI浪潮席卷金融業,相關應用相關話題備受業內人士熱議。
在今年服貿會的金融服務展區,很多金融機構展示了AI前沿實踐,以交互場景應用為代表性成果,詮釋了AI在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驅動業務模式創新方麵的強大效能。
“国产AV蜜桃网站依托實時數字人與大模型技術構建起智能服務核心能力體係。” 瑞眾保險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其對外展示的智能理賠報案智能體。據介紹,該智能體重點提升精準的客戶意圖識別能力、高效的業務執行能力以及靈活的協同協作能力。
在中國人壽展台,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旗下壽險公司推進客戶聯絡中心數智化轉型,全麵升級語音服務,依托前沿AI技術建設智能問答交互機器人,實現“千人千麵”專屬客戶服務、一站式“自助報案”服務等高頻人工谘詢服務的智能化替代。
無獨有偶,工商銀行現場擺放了多語種AI透明屏,即對話翻譯數字人客服。北京銀行攜智能交互數字機器人“京小寶”亮相展台,讓觀眾在有趣的互動中體驗金融數字化轉型的創新成果……
事實上,在這些成果背後,是金融機構在AI及大模型的投入策略發生了顯著調整,從此前的重心在算力、平台等基礎能力建設,如今更側重於場景創新。從簡單問答、內部辦公及非核心業務切入,逐步延伸至研發運維提效,邁向對客戶的業務流程重構及核心業務改造。這個過程雖需循序漸進,但目標堅定。
錨定技術進步,兼顧場景應用的合規、安全和實際價值
在AI浪潮下,金融業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樞紐,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此次服貿會上,金融機構紛紛展示相關實踐成果,與之相伴的,是圍繞金融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的討論熱烈展開。
進一步來講,與金融大模型相比,智能體在保險業務展現出一定優勢。對此,瑞眾保險相關責任人表示,金融大模型(LLM)是一個強大的“大腦”,擁有廣泛的語言和金融知識,但它本質上是一個被動的問答和內容生成工具。而智能體(Agent)則是擁有“大腦(LLM)+ 手腳(工具)”的主動執行係統。它通過LLM進行理解、規劃和決策,並調用各種工具(如API、數據庫、計算引擎)來執行具體任務,具備整合企業內外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
此外,服貿會首日,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專職副會長邢煒在以“科技賦能—金融業數字化轉型與應用”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金融科技論壇上指出, 從當前實踐來看,大模型是人工智能應用的核心技術,外國銀行業在大模型應用結構方麵與國內基本相同,主要集中在前台服務和後台支持領域,具體包括知識庫建設、運營優化、客戶服務、軟件開發等場景。
“今天為止,近乎沒有哪一個金融同行沒有在探索智能體的。所以国产AV蜜桃网站看到無論是政策、資本還是產業,都在共同推動AI走向金融場景的深度應用。” 奇富科技副總裁宋榮鑫稱。
宋榮鑫補充道,他最近關注到一家公司,不僅把大模型技術應用在核心流程裏麵,而且還用AI- Native的架構重新搭建了整個銀行的信貸平台。在90%人員的投入減少下,它實現了十倍的效率提升,而且服務了大量原來服務不到的小微企業,總的來說金融大模型的應用,確實是從支持性工具開始轉向業務核心流程。
可以說,近兩年來,人工智能尤其是大模型技術備受矚目,其在整個社會引發的關注熱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這一趨勢為科技賦能業務帶來了極為廣闊的想象空間,眾多行業都在積極探索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實現業務創新與升級。不過,對於金融行業,華夏銀行科技開發與運行中心總經理兼數字金融管理部總經理壽弘宇指出,由於其自身特殊性,除了追求技術進步之外,更要兼顧場景應用的安全、合規和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