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呼吸道疾病又來襲 專家提醒嬰幼兒家庭築牢這幾道防線

  北京9月15日電(記者 張尼)“成人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後可能不會有太嚴重的臨床症狀,就是有點嗓子疼、咳嗽,但是當把病毒帶給嬰幼兒後,孩子有可能產生比較嚴重的症狀,5歲以下兒童對病毒易感,2歲以下被感染後也有發展為重症的風險。”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主任韓彤妍接受中新健康記者采訪時表示。

  9月13日,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起、賽諾菲公益支持的“好好呼吸”嬰幼兒呼吸道健康科普創新發展主題活動暨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會上,專家強調,秋冬將至,嬰幼兒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應加強日常防護。

  根據中疾控日前發布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2025年第36周(2025年9月1日—9月7日),全國哨點醫院報告的流感樣病例數占門急診就診總數的比例(流感樣病例百分比)為3.1%;哨點醫院門急診流感樣病例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率前三位病原體為普通冠狀病毒(11.3%)、新型冠狀病毒(6.8%)、鼻病毒(4.2%);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率前三位病原體為普通冠狀病毒(6.9%)、呼吸道合胞病毒(6.4%)、新型冠狀病毒(3.7%)。

  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樣本主要病原體核酸檢測陽性率年齡組差異表格顯示,在0~4歲年齡段,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排名第一。

截圖自中疾控官網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夏世文告訴中新健康,嬰幼兒感染合胞病毒後,很容易氣道分泌物異常增多,導致下呼吸道感染,這樣導致其症狀加重,持續時間長,重症風險增加。另外,新生兒和兒童不一樣,他們的呼吸肌和呼吸中樞發育不完善,痙攣性的咳嗽容易引發繼發性的呼吸衰竭。

  韓彤妍也表示,孩子在生命早期被感染之後,遠期危害是肺功能會受到損害。尤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後,可能會遺留遠期的喘息發作,最終發展為哮喘。

  對於如何更好預防呼吸道疾病,專家也給出了建議。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馮錄召表示,秋冬季來了,流感也就不遠了。2023年以來,流感的流行強度更高,流行季節更長,疾病負擔更重。流感在家庭成員中傳播的風險較高,一旦家庭中有人感染流感病毒後,其他家庭成員的感染風險可達40%左右,尤其是兒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被傳染後容易引起並發症。

  他表示,對於6月齡以下無法接種流感疫苗的嬰兒,與其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接種流感疫苗,構建起家庭免疫屏障至關重要,可有效預防嬰兒感染。

  韓彤妍也建議,沒有禁忌症的嬰幼兒、兒童在流行季開始前完成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疫苗及單抗的接種。在非藥物手段方麵,家中應該多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家庭成員要養成勤洗手、進門換衣服的衛生習慣,特別是在接觸嬰幼兒時要格外注意。她還強調,開學後,家長也應讓孩子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孩子因為課業負擔重導致睡眠不足、抵抗力下降,要保持規律作息、營養均衡。

  記者了解到,由於嬰幼兒呼吸道健康問題日益凸顯,麵向大眾開展科學有效的疾病科普尤為關鍵。“好好呼吸”項目將聯動跨領域夥伴,創新性地整合健康知識,依托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傳播渠道,構建立體化科普體係。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代濤強調,項目旨在結合醫生科普宣傳和創新疾病認知教育模式,推動呼吸道疾病防控科普教育,提升家長對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免疫預防和早期症狀識別的認知水平。(完)

【編輯:劉湃】

</p>

德陽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