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快評丨托育園開進園區,“生育友好”需要這樣的擔當作為
中工網評論員 張雪
據澎湃新聞報道,9月1日,上海托立方托育園正式開園。該園是上海首個政府主導、嵌入科創園區的托育示範點,為0~3歲嬰幼兒家庭提供托育服務,開設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晚間托及延時服務。同時,該園費用參照普惠標準,根據家長上下班時間靈活調整,支持“早晨送、午間探視、下班接”的零距離模式,讓“帶娃上班”從願景走向日常。
父母都上班,誰來帶娃?當下,孩子“誰來帶”“怎麽帶”困擾著不少雙職工家庭,人們對優質托育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多。但現實是,既有的托育機構往往缺乏時間靈活性,很多父母仍舊麵臨接送孩子和上班通勤時間衝突的問題,一些托育機構的費用也讓不少工薪家庭望而卻步。
開進科創園區的托育園,為解決職場父母的上述困境提出了新方案。一方麵,通過時間上的彈性化和空間上的就近化,父母不需要在工作單位與托育機構之間來回奔波,午休時間還能去探視,可以實現安心工作與陪伴孩子的兼顧;另一方麵,該托育園由政府主導,費用參照普惠標準,有骨幹師資團隊和科學的設施分區,既能提供專業、安全的托育服務,又不會給職工家庭帶來較大的經濟負擔。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這不僅是托育模式的創新,也反映了育兒理念的進步——育兒不再隻是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各方共同承擔的社會責任。
近年來,為減輕職工的後顧之憂,提供更加優質的托育服務,各地工會進行了不少積極探索——有的在寒暑假精心策劃研學營,讓孩子們假期有“趣”處、有成長;有的打造“15分鍾托育服務圈”,讓職工家庭實現“樓下入托”;有的舉辦托育職業技能競賽,“以賽提技”提升從業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素質……這些普惠性、有特色、高質量的工會托管托育服務,緩解了不少職場父母的育兒焦慮。
將托育園開進科創園區,是托育服務的又一次“上新”,也讓人們看到了有關部門推動托育服務從“有”向“優”發展的努力和擔當——當育兒焦慮被更多優質、便利的公共服務化解,生育友好也一步步照進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