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海口9月12日電 (張茜翼 黃方舟)“如果隻按‘標準’彈琴,沒有個人的理解與情感,那和讀譜機沒有區別。”9月12日,鋼琴家郎朗在海口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藝術家應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勇於表達自我,鼓勵學琴者大膽創新,打破地域和風格的限製。
9月12日,鋼琴家郎朗在海口舉行《浪漫琴緣》鋼琴獨奏音樂會。演出前,他就藝術表達、音樂教育等話題,與觀眾展開對話。黃方舟 攝
當晚,郎朗在海口舉行《浪漫琴緣》鋼琴獨奏音樂會。演出前,他就藝術表達、音樂教育等話題,與觀眾展開對話。
對話中,郎朗以自身經曆為例,娓娓道來學琴者的艱辛與收獲。他表示,學琴過程中確有枯燥和困難,但正如跑步、解題一樣,“苦盡甘來”才是成長的常態。“音樂最終帶給国产AV蜜桃网站的應是愛和溫暖,而不是痛苦和壓力。”在他看來,聽眾盡可以在古典與流行、傳統與現代之間自由選擇,“藝術本無邊界”。
在郎朗看來,真正的藝術表達離不開個人理解與情感投入。“古典音樂不僅能提升人的想象力、專注力和創造力,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慰藉。”他表示,雖然此次演奏的曲目屬於古典浪漫派,但其情感深度與藝術表現力仍能與當代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產生強烈共鳴。
在與觀眾的互動中,郎朗以輕鬆幽默的方式分享舞台背後的鮮活故事。樂譜臨時消失、無人機幹擾、凳子突然垮塌……他回顧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演出時遭遇的諸多“驚險時刻”。令他尤其難忘的,是一次露天音樂會中平板電腦突發故障導致樂譜全白,他最終隻能靠記憶與聽覺完成演出。
“這些經曆讓我更清楚,藝術家不僅要有技術,更要具備臨場應變能力和穩定的心理素質。”他建議年輕音樂人多做“預案練習”,比如模擬突發中斷後如何接續演奏,這些訓練在實際演出中往往能派上大用場。
郎朗還鼓勵年輕學子與家長以從容心態麵對挑戰。他坦言,自己在學藝之路上曾屢次遭遇瓶頸與自我懷疑,甚至一度陷入“是否還能繼續”的迷茫,“人生就像升級打怪,遇到難關時可以適當調整節奏、轉換方式,但最重要的是不要輕言放棄”。
在兒童音樂啟蒙教育方麵,郎朗提出應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個性差異,建議根據年齡階段與興趣特點靈活製定學習計劃。他主張采用“小步漸進”的方式,注重合理設定階段性目標,反對盲目追求曲目難度和考級進度。“要遵循藝術學習規律,保護孩子的學習熱情。”郎朗說。
從個人藝術生涯的感悟延伸到對地方文化發展的觀察,郎朗特別提及海南文化生態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2003年初次來海南時,古典音樂演出屈指可數,如今這裏已成為各類文化藝術展演的熱門之地。”郎朗透露,海南鬆弛的創作環境給他帶來豐富的靈感,今年也計劃繼續在這裏開展藝術創作。(完)
【編輯:張令旗】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