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曠日持久網作者:nba滿天星
鄭州晚報訊(記者 李娜)如何進一步規範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河南省人社廳日前發布若幹措施,從對接產業需求、加強機構管理、嚴格開班審批、強化過程監管、規範線上培訓等方麵,進一步規範職業技能培訓管理,提升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質效,促進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
河南省將對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實行目錄清單管理,及時公開並動態調整,對不在目錄清單內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和職業(工種)不予補貼。鼓勵各地人社部門會同財政和行業主管部門,突出培訓促就業導向,聚焦本地產業發展和就業需求,在省級目錄基礎上製定發布本地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各地要發揮政府、行業、企業、院校多方合力作用,不斷提高培訓針對性、有效性,加強培訓效果跟蹤評估,對不符合本地產業發展、企業崗位需求、勞動者培訓就業意願的低效無效培訓項目,要及時移出目錄。對於產業發展急需,但當地無備案相關培訓職業(工種)培訓機構的,各地人社部門可邀請省內其他地區培訓機構來當地開展培訓,按照“誰邀請誰負責”原則,履行好監管職責。
加強機構管理,提升規範化水平。培訓機構開展補貼性培訓(含就業技能培訓,不含創業培訓)要嚴格落實“凡補必進、不進不補”原則,全過程錄入河南省技能人才管理服務信息係統,接受全流程監管,否則不享受相關補貼。培訓師生比應不低於1∶20,工位與參訓學員比應不低於1∶6,每班人數不超過80人,每課時不低於40分鍾,實操培訓課時不少於總課時的60%。培訓機構授課教師須納入省級職業技能培訓師資庫且通過信息係統實名認證。對存在偽造、冒用師資等問題的,取消涉及班次補貼發放,要求培訓機構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前暫停其培訓資格。
嚴格開班審批,狠抓源頭管控。補貼性培訓開班前,培訓機構要開展問卷調查、嚴格核對人員信息,杜絕無培訓意願、無就業意願、無就業能力人員參訓,不得對畢業年度以外的在校生開展補貼性培訓(創業培訓除外)。開班人數以當天實到培訓人數為準。
強化過程監管,確保培訓質效。培訓機構開展補貼性培訓須通過接入信息係統的人臉識別簽到設備、視頻監控設備進行全過程記錄,對培訓實施過程及真實性負責。線下理論教學須全程錄像,實操培訓每學時連續錄像不低於15分鍾。培訓結束後,培訓機構要開展培訓滿意度調查,低於85%的暫停結業考核,重新組織培訓或不享受該班次補貼。培訓視頻須留存3年,信息係統維護期間,培訓機構應自行保留視頻材料備查。
規範線上培訓,緩解工學矛盾。鼓勵各地采取“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模式,引導勞動者利用業餘時間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機構可將不超過總課時40%的理論學習,依托目錄清單內的線上培訓平台進行培訓,對未納入信息係統監管的線上培訓結果不予認可。線上培訓平台開展補貼性培訓的職業(工種),由省人社廳依據產業發展和民生領域需求動態調整。對能夠取得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特種作業操作證書、特種設備作業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職業(工種),培訓機構在培訓結束後要及時組織參訓學員參加考核評價,直接組織培訓合格證書考試的不享受相關補貼。除省就業創業培訓合格證書外,一律取消紙質職業技能培訓合格證書。鼓勵探索實施本地差異化補貼政策,對培訓質量好、就業率高的項目化培訓班次,適當提高補貼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