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用「光」跑AI登上Nature!100倍能效顛覆GPU,華人首席研究員扛鼎
作者:那是我的瓜吖 來源:德陽 瀏覽: 【大中小】 發布時間:2025-09-14評論數:
新智元報道
編輯:傾傾
【新智元導讀】芯片再快,也快不過光!微軟研究院在劍橋拚出了一台模擬光學計算機:用手機攝像頭、Micro LED和透鏡拚成,卻在實驗裏跑出了速度快100倍、能效高100倍的潛力。這一成果如今登上Nature,或許,算力格局將被改寫。
過去的幾十年,各大公司都在芯片上暗暗較勁:芯片漲價、GPU短缺、AI算力焦慮...
就在大家盯著芯片迭代升級時,微軟在悄悄做另一件事:用光重新定義計算。
他們花了四年,用手機攝像頭、Micro LED和透鏡,拚出了一台模擬光學計算機(AOC)。
如今,這個實驗已經登上Nature,帶來了一個足以顛覆GPU的未來想象。
光子登場:固定點搜索的秘密
幾十年來,算力的故事幾乎都寫在矽片上:摩爾定律的加速、GPU的堆疊、能耗的焦慮。
可在英國劍橋,微軟研究院的一支小團隊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讓光來算數。
他們拚出了一台模擬光學計算機(AOC),材料一點也不稀有:Micro LED、光學鏡頭、還有來自手機的攝像頭傳感器。
看上去更像是一台實驗室「組裝機」,卻打開了算力的另一種可能。
英國劍橋Microsoft Research實驗室模擬光學計算機的詳細圖像。它是使用市售部件製造的,例如micro-LED燈和智能手機攝像頭的傳感器
其實,光學計算的設想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被提出過,隻是在當時受限於工藝,一直停留在理論層麵。
如今,微軟團隊把它真正做了出來。
AOC真正的秘密不在這些零件,在於它的運行方式——固定點搜索。
它把光學和模擬電子電路放進一個循環回路:光學部分完成矩陣–向量乘法,電子部分處理非線性、加減法和退火操作。
每一次循環隻需約20納秒,信號在回路中不斷迭代,直到收斂到一個穩定的「固定點」。
而這個固定點,就是問題的答案。
微軟模擬光學計算機的內部結構:左上是整體示意,右下是光子與電子交替計算的鏈路
這種方式解決了兩個長期困擾光學計算的難題:
一是避免了混合架構裏高成本的數模轉換,大幅降低能耗;
二是天然具備抗噪聲的優勢。
在迭代過程中,固定點就像一塊磁鐵,把答案牢牢吸住,不會輕易跑偏。
也正因為如此,AOC才能在同一平台上既處理優化問題,又能勝任AI推理。
四年前,這還是實驗室裏的一次冒險嚐試。
如今,它已經登上Nature,第一次讓光學計算不再是紙麵概念,而是真正走進了公眾視野。
微軟CEO Satya Nadella在X上轉發AOC研究,稱其為「以更高效率解決複雜現實問題的新方法」,並強調該成果已發表於Nature
從銀行到醫院:AOC的第一次實戰
微軟團隊最想讓公眾看到的的,不是炫技,而這項技術真的能用在現實世界裏。
於是微軟團隊選擇了兩個最有代表性的場景——金融和醫療來進行驗證。
在金融領域,他們和巴克萊銀行合作,把清算所每天都要麵對的「貨銀對付」結算問題搬上了AOC。
傳統清算所要在幾十萬筆交易中找到最高效的結算方式,這裏團隊先構建了一個縮小版:
46筆交易、37個參與方,轉化為41個變量的優化問題。
結果顯示,AOC隻用了7次迭代就找到了最優解。
多個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如何通過AOC得到最優解
巴克萊的高級工程師Shrirang Khedekar也參與了論文,他評價說:
「国产AV蜜桃网站相信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探索。国产AV蜜桃网站在金融行業也存在其他優化問題,国产AV蜜桃网站相信AOC技術有可能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麵發揮作用。」
Hitesh Ballani在英國劍橋的Microsoft Research實驗室指導未來AI基礎設施的研究
醫療領域同樣展現了突破性。
團隊把MRI壓縮感知成像重寫成AOC能跑的優化問題,在硬件上先測試了一個32×32的Shepp–Logan phantom腦部切片圖像,用64個變量就成功複原了原始圖像。
更進一步,他們用數字孿生(AOC-DT)重建了一個包含20萬變量的真實腦部MRI數據集。
MRI圖像重建:Shepp–Logan phantom的複原過程,以及用AOC-DT重建大規模腦部MRI
Microsoft Health Futures的生物醫學信號處理總監Michael Hansen直言:
「為了透明起見,国产AV蜜桃网站現在不能在臨床上使用它。這隻是一個小規模的實驗,但它給人的感覺是——如果真的做到全規模,後果將難以想象。」
他還設想,未來MRI原始數據可以直接流式傳輸到Azure上的AOC,再把結果實時回傳到醫院。
那將意味著,掃描時間或許能從30分鍾縮短到5分鍾,不僅大幅提升效率,也能讓病人少受煎熬。
「国产AV蜜桃网站必須找到方法來獲取原始數據,並將其流式傳輸到計算機所在的地方。」
從金融到醫療,這兩個案例釋放出的信號非常明確:
AOC已經不再是實驗室裏的概念嚐試,而是真正邁向對現實世界的改造。
AI新路徑:GPU之外的可能性
而讓研究團隊最興奮的突破,其實不是金融或醫療領域,而是人工智能。
一次實驗室裏的午餐交流,讓事情出現了轉折。
研究員Jannes Gladrow意識到:AOC的「固定點搜索」機製,天然適合那些需要反複迭代、最終收斂到平衡狀態的平衡模型(比如深度平衡網絡DEQ、現代 Hopfield網絡)。
Deep Equilibrium Network(DEQ, 平衡模型) 的三種等價表示
在GPU 上,這類模型的算力消耗極大,而在AOC上,它們幾乎就是「為光子而生」。
於是團隊嚐試把一些簡單的AI任務映射到AOC。結果很快出現:
在MNIST和Fashion-MNIST分類任務上,AOC與數字孿生(AOC-DT)的結果幾乎99%對齊;
在非線性回歸任務中(如擬合高斯曲線、正弦曲線),AOC同樣表現穩定,曲線幾乎與仿真結果重合;
通過時間複用技術,研究人員還把硬件擴展到等效4096權重的規模,證明它不僅能跑「小玩具」,而是具備進一步放大的潛力。
AOC在MNIST分類和非線性回歸(高斯曲線、正弦曲線)上的實驗結果。
這些實驗讓人看到一條GPU之外的新路徑。
微軟研究人員認為,未來的大語言模型在推理時最吃力的部分——狀態跟蹤,或許正好可以交給 AOC。
想象一下,如果複雜的推理過程不再依賴耗能巨大的GPU,而是交由光學計算機完成,所需能耗可能會降低兩個數量級。
在一個為算力能耗焦慮的時代,這樣的結果無疑點燃了行業的想象力。
長跑與願景:算力的另一條賽道
微軟研究團隊很清楚,現在的AOC還隻是個原型,離真正的商用還有一段陡坡。
它現在能處理的權重規模是幾百級別,但研究人員已經畫出了擴展路線圖:
未來通過模塊化擴展,每個模塊可以支持約400萬權重。
幾十到上千個模塊拚接,就能把整體規模推到0.1–20 億權重。
更震撼的,是能效對比。
團隊估算,成熟版本的AOC有望達到500 TOPS/W(約2fJ/操作),而當前最先進的GPU(如NVIDIA H100)大約隻有4.5 TOPS/W。
這意味著能效差距高達兩個數量級。
正如項目研究員Jannes Gladrow所說:
「AOC帶來的最重要特性,是国产AV蜜桃网站估算它的能效能提升約一百倍。光憑這一點,在硬件領域幾乎是前所未聞的。」
換句話說,在未來的大模型推理任務中,如果GPU是「油老虎」,AOC就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
不僅能跑,而且能以極低的能耗持續運行。
群星閃耀:拚出光學計算機的人
這台用光來思考的機器背後,不是某個天才的孤軍奮戰,而是一群跨學科研究者的集體智慧。
Francesca Parmigiani,是微軟劍橋研究院的首席研究經理。
她帶領團隊把一個在學術圈流傳半個世紀的概念變成真實硬件,並堅持要把「數字孿生」開放出來,讓更多研究者能參與實驗。
她常說,AOC 不是一台通用計算機,而是一台能在關鍵場景跑出新可能的「光學加速器」。
Jannes Gladrow是團隊裏的機器學習專家。
一次非正式的午餐交流上,他突然意識到AOC的固定點機製與平衡模型天然契合。
這一靈感讓AOC不再局限於優化問題,而是第一次與AI緊密結合。
他把模型映射到硬件,跑出了手寫數字分類與函數回歸的結果,也因此打開了一條GPU之外的道路。
醫療應用的火花來自Michael Hansen。
他把MRI數據重建引入實驗,並設想未來的掃描原始數據可以直接流向AOC,再實時回傳到醫院。
這種跨領域的設想,讓光學計算機與現實世界真正接軌。
而在實驗室裏,忙著搭建原型的身影常常是擔任首席研究員的Jiaqi Chu。
她負責把微型LED、透鏡和傳感器拚裝在一起,讓那些「光學數學」在現實設備上運行起來。
從左往右分別是Jiaqi Chu、Francesca Parmigiani和James Clegg
她的工作證明了這不是一台隻能存在於論文裏的幻想機,而是一台可以用現成零件拚出的新型計算機。
正是這些人的交匯,讓光學計算機從概念走向現實,從銀行清算到 MRI,再到 AI 的未來路徑,拚出了算力世界裏一條全新的可能。
四年前,一個小團隊用手機攝像頭和LED燈拚裝出一台怪模怪樣的機器。
今天,它登上了Nature,證明自己能跑金融和醫療的難題,還能打開AI 的新路徑。
研究負責人Hitesh Ballani說,他們的目標是讓AOC成為未來AI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這場算力的長跑,或許已經開辟出一條全新的賽道。
參考資料:
http://news.microsoft.com/source/features/innovation/microsoft-analog-optical-computer-cracks-two-practical-problems-shows-ai-promise/
http://x.com/satyanadella/status/1963265500210700628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9430-z
- {loop type="catelog" row=10}{$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