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民:卡塔爾會對美國頗有微詞,但依然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以色列當地時間9月9日對卡塔爾的轟炸引發地區各國與國際社會多方譴責,標誌著新一輪巴以衝突導致的動蕩外溢至海灣地區。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尷尬地試圖撇清關係,宣稱美國得知空襲計劃時“為時已晚”,對襲擊感到非常難過”。
以色列為何決定此時對卡塔爾發動襲擊?這是否會衝擊海灣國家對美國安全承諾的信心?以色列同哈馬斯之間的和談進程是否會出現變數?網對話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劉中民,帶來相關解讀。
網:以色列方麵對這次空襲的說法是“報複此前在耶路撒冷發生的恐襲事件”,為什麽以色列要選在此時發動公然侵犯卡塔爾主權的襲擊?
劉中民:我認為以色列這次襲擊卡塔爾,既有戰略層麵的原因,也有戰術性原因。從戰略層麵來說,是以色列政府最大限度打擊乃至消滅哈馬斯這一既定政策與目標的延續,而變化之處在於,目前位於加沙的哈馬斯力量已經遭受嚴重打擊,所以以色列將目標投向了卡塔爾的哈馬斯部分高層領導人。
以色列對卡塔爾多哈使館區發動空襲後,現場升起大量煙霧。 美聯社
從戰術層麵來說,也即以色列針對近日耶路撒冷城發生襲擊事件的一次報複,各方麵的消息顯示,那次襲擊是哈馬斯下屬的卡桑旅所為,所以以色列認為要做出強硬回應。
此外,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卡塔爾與哈馬斯之間的複雜關係。卡塔爾長期以來是哈馬斯的支持者,但並不支持其軍事行動。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卡塔爾對待伊斯蘭主義力量的政策有別於沙特、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它支持的是埃及的穆斯林兄弟會,而哈馬斯很早以前就是穆兄會的分支組織。因此,卡塔爾和土耳其是一起來支持伊斯蘭主義力量在地區擴大影響力。沙特、阿聯酋則反對穆兄會與哈馬斯,這也是導致2017年它們同卡塔爾之間斷交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卡塔爾與哈馬斯之間關係的複雜之處在於,官方層麵,至少在2023年10月7日的襲擊事件之前,卡塔爾對哈馬斯的支持相對更高調,包括提供了經濟民生方麵的大量援助,並且哈馬斯在卡塔爾設立了辦事處。至於卡塔爾民間層麵對哈馬斯的支持就比較複雜,包括一些阿拉伯商人、慈善機構,都在暗中向哈馬斯提供支持。
最後,卡塔爾也是美國同穆兄會、哈馬斯等伊斯蘭主義組織開展聯係的中間人,這個地位是得到美國認可的。總的來說,我覺得以色列這次發動空襲的動機,主要包括擊殺哈馬斯領導人、震懾外界對哈馬斯的支持援助,以及對卡塔爾發出警告這三個方麵。
網:哈馬斯方麵的聲明稱,5名成員死於空襲,但不包括首席談判代表哈利勒·哈亞本人。對此,您認為以色列是否會善罷甘休?
劉中民:對於襲擊造成的人員傷亡,雙方存在不同說法,哈馬斯方麵承認的損失明顯小於以色列的說法。其真實性還是要看各方後續進一步的消息。總的來說,以色列決心打擊哈馬斯、“死磕”到底的政策已經是難以扭轉。但是,我認為以色列至少短期內不會再度空襲卡塔爾。
對於這次空襲,以色列應該還是要考慮到處理好幾個方麵的關係,一是給卡塔爾留有情麵,包括限製打擊範圍,把目標限定為哈馬斯人員,而不是卡塔爾人員。
第二,按照以色列的說法,他們提前告知了美國,這裏麵涉及以色列、卡塔爾和美國的三方關係。鑒於卡塔爾既是美國盟友,也替阿富汗塔利班、巴勒斯坦哈馬斯以及埃及穆兄會扮演聯係人的角色,且這個地位得到美國某種程度上的認可,我認為卡塔爾這次受到的傷害更多是關係到主權的象征意義層麵,而並非受到嚴重的實質性傷害。
隻要美國在以色列和卡塔爾之間居中調停,我想對於是否再度打擊卡塔爾的問題,以色列會十分地講究分寸。
9月9日,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在發布會上譴責以色列發動“厚顏無恥”的襲擊
網:這次襲擊發生在哈馬斯領導人於多哈開會審議美國提出的停火建議之際,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年6月以色列空襲伊朗的時機,也選在了美伊即將在阿曼舉行新一輪談判的前夕。這種圍繞軍事打擊“一唱一和”的姿態是否能代表美國以色列之間存在某種協調與配合?
劉中民:關於雙方具體的互動細節,外界很難做出準確判斷。可以看到的是,美國民調中,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部分政治精英當中,對以色列的支持度均持續下降,民主、共和兩黨內部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以色列給美國造成越來越多的破壞性影響。
但是,至少特朗普政府目前對以色列的支持力度沒有改變,依然堅決。目前隻能得出這種趨勢性的結論。
至於以色列襲擊卡塔爾這個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我認為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有限的。国产AV蜜桃网站不能孤立地評價,而是要放在美國、以色列以及海灣國家三者之間關係的視角下看待。
前麵已經提過,從卡塔爾的角度來說,這次受到的傷害以象征性為主,以色列對使館區發動精準打擊,目前關於平民及附帶傷害的報道基本沒有。盡管卡塔爾會在輿論和外交層麵進行譴責,甚至對美國頗有微詞,但在目前同美國的關係中,卡塔爾是“胳膊擰不過大腿”。在平衡同沙特等海灣國家的關係中,美國是卡塔爾的重要靠山,它無法承擔同美國撕破臉的代價,而且卡塔爾能對以色列采取的報複手段與能力也相當有限。
第二個方麵是對除卡塔爾外的海灣國家的影響。這些國家同以色列的關係整體而言比較接近,盡管其程度和層次各有不同。阿聯酋與巴林在2020年就加入了《亞伯拉罕協議》,同以色列建交,甚至雙方在科技、安全、貿易領域已經開展了具體且務實的合作,如阿聯酋同以色列簽署了自貿區協定。近兩年來的新一輪巴以衝突中,盡管阿聯酋、巴林在外交層麵對以色列做出譴責,但並沒有實質性影響雙方之間的具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