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14 來源:眉語目笑網作者:saman烏冬
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探索深化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機製“一縣一試點”改革,建立完善農村生活汙水“建、治、管”一體化機製,全麵提升農村汙水治理水平。據了解,目前,已在82個行政村開展汙水治理,其中61個行政村達到汙水治理管控標準,行政村汙水治理率達64.2%,較試點前提高35.8個百分點。
貴定縣首先全麵摸排核查現有汙水處理設施數量、布局和運行情況,科學編製“一村一策”生活汙水治理方案,按照分散消納、就近納管、集中處理等治理模式需求,因地製宜申報建設戶用廁具、集中式汙水處理設施、汙水管網項目。目前,全縣建有汙水集中處理站(廠)29個、管網4000公裏、處理設施659套,汙水日處理量1976.6噸。2024年以來,共申報獲批省州項目資金350萬元、縣級財政匹配預算21萬元/年、整合部門資金360餘萬元,用於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試點建設。
貴定縣創新汙水治理機製。製定《貴定縣深化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機製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細化明確部門、鎮(街道)、運行單位職責,強化財、地、電等治理要素保障,凝聚汙水治理合力。同時,引導村民以投工投勞、質量監督等方式,參與治理項目設計建設,實現共商共建共治共享。2024年以來,群眾投工投勞2400餘人次,組織項目群眾意見征求會4次。按照“因地製宜、利用為先、注重實效”的治理思路,創新構建“汙水治理—資源回收—生態農業”的汙水循環利用體係。目前,全縣完成改廁588戶、改圈20戶,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3.15%。
此外,貴定縣以“政府統籌、部門監督、鎮(街道)管理、群眾參與”為原則,明確各部門、村組等責任,逐步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戶”的治理監管體係,確保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有錢建、能運行、有人管、能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