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長達24年的土地糾紛終於化解了
法治日報記者 邢東偉 翟小功
位於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三道鎮境內的近20畝山地,處於農場地與村集體地交界的特殊位置。20多年來,這裏發生了一場曆經兩代人、牽涉三類主體的墾地糾紛。這場陳年“積怨”,近日在保亭縣人民法院的兩審三調下得以成功化解。
如今,爭議地上的龍眼樹、菠蘿蜜樹免遭砍伐,村集體依法收回土地權益,承包戶繼續享有承包經營權,有效破解了這起涉土地曆史積案,優化了營商環境。
一塊地牽出兩代人恩怨
1983年,在當時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縣人民政府工作組的參與協助下,什進合作社與海南省國營某農場簽訂了協議書。
根據協議約定,農場同意劃出原越界種植的20畝橡膠與什進合作社聯營,每年固定給什進合作社1500元聯營利潤;橡膠更新(橡膠種植達到一定年限後產量變得很低,此時會重新補種或重新種植別的作物)後土地歸什進合作社,橡膠歸農場所有,今後雙方均不得越界占用對方土地。
然而,2001年農場將20畝橡膠更新後,並未按照約定歸還土地給什進合作社,而是與農場職工王大(化名)、王二(化名)兩兄弟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二人在地上種上了龍眼樹和菠蘿蜜樹。三方矛盾“拉鋸戰”正式開啟。
2004年12月,什進合作社通過縣政府確權取得了包括案涉土地在內的1.23公頃土地的所有權,但土地的實際使用情況並未因此得到改變。
2010年,什進合作社以農場為被告向保亭縣法院提起土地侵權糾紛訴訟,請求農場返還侵占的土地。
保亭縣法院審理後判決農場於判決生效後六十天內返還土地,但農場未履行歸還義務,反而繼續向王大、王二兄弟發包土地,並約定承包期限至2032年7月31日止。
在此期間,什進合作社也未及時通過向法院申請強製執行的方式主張權利,兩年的申請執行時效很快就過去了。2021年,王大辦理退休,原先承包的土地又轉由其兒女繼續承包。
由於多年來什進合作社、農場、承包戶三方私下協商未果,土地錯誤承包的狀態持續至今。
如何返還土地成了難題
2024年5月,什進合作社就該地爭議再次向保亭縣法院提起訴訟,但這一次將實際承包人王大、王二及王大子女共4人作為被告。
保亭縣法院金江法庭承辦法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爭議地權益歸屬明確,依法應當返還給什進合作社,但如何返還卻成了難題。
爭議地所涉糾紛持續的這20多年裏,地上種植的果樹也隨著年限不斷生長,如今正處於豐果期。果樹從幼苗到結果,正是承包者兩代人辛苦付出的證明。如果單純判決“一清了之”,土地清退、青苗處理固然簡單,但地上付出的勞動、結成的果實如何合理處置,是對法官平衡法理與情理的重要考驗。
“拿到案件後,我認為此類糾紛在當地具有典型性,且涉及多方主體、糾紛時間跨度大,調解或許是更加合適的解決方式。”承辦法官閱卷後立即組織了第一次調解,但雙方對占用的土地畝數都難以達成共識。
第一次調解失敗後,法官立即組織了開庭,通過開庭及鑒定進一步明確了土地占用情況,在此基礎上法官提出的由承包人直接向什進合作社承包土地的二次調解方案獲得了各方認可,但土地租金又成了新的問題。
“這比国产AV蜜桃网站原本的租金高太多了!”由於承包方無法接受新的租金標準,第二次調解也不歡而散。
府院聯動啃下“硬骨頭”
眼看地上的樹越長越高,果子越來越大,但糾紛化解的腳步卻停在了距離成功一步之遙處。
隨後,保亭縣法院金江法庭研究製定了多元調解的方案,采取“情理法”相結合的方式,共促矛盾糾紛的化解。
承辦法官將該案提交專業法官會議討論,厘清相關法律關係的同時,在院領導的指導下啟動了府院聯動機製,與鄉鎮政府共同開展調解工作。
引入鄉鎮政府這一新的調解力量後,法院再次組織什進合作社和農場進行釋法說理,並對不同處理模式可能麵臨的情形進行深入分析,綜合對比強行收回土地將要麵臨的補償和繼續發包土地的收益,什進合作社綜合權衡後同意下調租金標準。
“你們也享受了這麽多年低價承包的待遇,往後雖然租金漲了,但是租地名正言順了,心裏也更踏實。”法官帶著新的調解方案又找到王大等人耐心疏導,一番推心置腹的話徹底說服了4位承包人。
經過三輪調解,雙方終於達成合意並簽署了調解協議,承包人以新的租金標準直接向什進合作社承包土地,地裏的果樹得以保留,什進合作社的土地權益也落到了實處。土地承包關係得以維係,也更有利於穩固農村經濟長遠發展的大局。同時,農場也主動將前期收取的土地承包金返還給了村小組,雙方之間的土地權屬問題終於被徹底厘清。
“太好了!地裏的龍眼樹和菠蘿蜜樹不會被砍掉了。”簽完協議的那一刻,王大等4人如釋重負,多年來壓在心底的那些顧慮放了下來。
至此,這場長達24年的土地糾紛,終於在龍眼成熟的季節畫上了句號。
“曆史遺留問題往往盤根錯節,牽涉多方利益與複雜情感,單純的一紙判決雖能厘清法律是非,卻未必能真正化解心結、修複社會關係。”保亭縣法院副院長張龍劍說,保亭法院始終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將“調解優先”作為定分止爭的核心策略,以“案結事了人和”的理念,不斷探索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