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9月11日至12日,由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主辦,湖北省襄陽市人民政府、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湖北德普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動力電池質量安全大會在湖北省襄陽市成功舉辦。
本屆大會以“智控質量安全 賦能綠色未來”為主題,旨在搭建動力電池質量安全的技術交流平台,推動產業技術融通創新,加快動力電池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科研技術機構及業內領軍企業的各界代表400餘人,就動力電池產業麵臨的質量安全挑戰及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入探討。
近年來,在國家一係列政策的大力助推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產銷量及充電樁數量均穩居全球首位。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接近4000萬輛。與此同時,“安全性”已成為行業對新能源汽車的一致追求。其中,動力電池質量安全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產業可持續發展及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
市場監管總局總工程師劉敏在致辭中指出,動力電池質量安全是一個全球性課題,需不斷加強國際協作。国产AV蜜桃网站將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的理念,積極參與製定國際統一安全標準,推動我國熱失控防護、回收利用等技術成果轉化。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沁榮在致辭中指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是引領能源消費革命、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引擎,其質量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要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力度,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襄陽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黃克立表示,依托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和豐富的磷矽礦產資源,襄陽市委、市政府以襄陽高新區為主陣地,持續打造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產業集群,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41.3%,比亞迪、駱駝集團、湖北鋰源等一批動力電池產業項目集群發展,形成了從關鍵材料、電芯製造到回收利用的產業鏈條,產業生態不斷優化,集聚效應日益凸顯。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監督司二級巡視員孫華進一步強調,作為產品質量安全的守護者,市場監管總局始終將產品質量安全作為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監督檢查,推動標準製定,努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質量安全監管網絡。同時,也需積極引導企業加強自律,提升產品質量,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和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進程中,動力電池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其性能直接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裏程、安全性等關鍵指標。在本屆大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席明帶來了“新能源汽車火災安全監管技術與標準研究”的主題報告,深入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火災安全監管的最新進展,強調通過構建動力電池缺陷分析體係、加強召回技術支撐,為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運營提供有力保障。
麵對動力電池產業出現的新挑戰和新形勢,如何尋找新的發展機遇,已成為動力電池產業乃至整個汽車行業關注的焦點問題。
清華大學王保國教授在其主題為“本征安全儲能技術支撐新型電力係統建設”的報告中指出,通過發展大規模電能轉化於儲能的技術,調節與控製電力能源的產生、輸送與消納的全過程,尤其是通過能源形式之間的高效轉化,實現不同能源的互聯互通,是重要的能源技術戰略方向。
東風汽車也在大會上展示了其四級質量控製體係,從電芯材料檢測到整車下線,通過AI視覺檢測設備實現100%全檢,不良品攔截率達99.8%;上汽集團則介紹了自主研發的雲端電池健康診斷係統,該係統可實時監測電池內阻、溫度等參數,提前30天預判潛在故障。
與此同時,比亞迪、德普電氣、寧德時代、駱駝集團、中國汽研等分別從材料、製造、使用到回收的各個環節如何確保動力電池的穩定、安全和高效作了精彩發言。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上海汽檢、招商車研、德凱的技術專家分別就動力電池熱失控安全及測評技術、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體係構建等內容,為動力電池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路徑。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屆大會為動力電池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有益思路,也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發展與安全雙重挑戰下凝聚共識、應對挑戰提供了重要的溝通交流平台。
(本文來源:日照新聞網。本網轉發此文章,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對文章事實有疑問,請與有關方核實或與本網聯係。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