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麒麟演戲像自己?父親當年罵他是蠢子?父子關係成謎?

最近郭麒麟拍的那部《脫韁者》火了,觀眾都說他演的角色馬飛特別像他本人。馬飛因為想證明有人愛自己,居然把外甥綁了,這事聽著特別荒唐,但很多人看完都從他眼神裏看到了熟悉的東西——那委屈勁兒,跟郭麒麟小時候的經曆好像一模一樣。
其實郭麒麟小時候真不容易。四歲爸媽就離婚了,跟著爺爺長大。後來回爸爸郭德綱家,日子也不好過。吃飯得等師哥們都吃完了他才能吃,想吃塊肉都不讓,非得逼著他吃菜。有次表演失誤,郭德綱還在網上罵他“蠢子無知”,這話說得多狠啊。
後來弟弟出生,差別更大了。弟弟穿金戴銀,郭麒麟回自己家還要被爸爸問“回我家幹什麽”。他媽胡中惠離婚後也沒跟他住一塊,自己掙錢了去找媽,結果他媽也不把他當回事。這哪像個親媽啊?
郭麒麟後來輟學去德雲社說相聲,結果還是沒地位。師兄們先吃,他在樓梯間湊合。觀眾老說他不如普通學員,壓力大得不行,後來幹脆轉行演戲。現在想想,要不是被逼得沒辦法,誰願意放棄相聲去拍戲啊。
不過他演戲倒是演開了。從《慶餘年》到《贅婿》,慢慢有了起色。特別是《邊水往事》裏演反派,觀眾都說他演技好,沒人再說他是靠爸爸吃飯了。可他和郭德綱的關係還是沒解開,這倆父子怎麽回事啊?
電影裏馬飛老對著空氣跟父親說話,觀眾說這像他在演自己。馬飛那句“你信警察不信我”,郭麒麟小時候可能也問過同樣的問題吧。其實挺讓人難受的,一個大明星,連爸爸的一句好話都這麽難。現在有些人拿他跟陳飛宇比,陳飛宇不也是星二代嗎?人家有資源都沒紅起來,還鬧出醜聞。郭麒麟沒走捷徑,愣是靠演戲證明自己。他現在演的角色總帶點缺愛的感覺,可能真跟小時候經曆有關。
郭德綱後來對弟弟更好,是不是覺得對郭麒麟虧欠太多?郭麒麟自己也沒說,但演戲時總把角色演得特別真實。觀眾說他眼神裏有說不出的委屈,可能真經曆過那些事。
現在郭麒麟在娛樂圈站穩了腳跟,但和爸爸的關係還是個謎。他演的電影裏角色想證明有人愛自己,現實中他是不是也在找同樣的答案?說實話,看郭麒麟的采訪,他從不抱怨,但你就是能感覺到他心裏有堵牆。
參考資料裏說郭麒麟選這個角色是天才選擇,因為人生經曆和角色太像了。可能他自己也沒想到,小時候的痛苦成了演戲的優勢。觀眾看完電影會想,郭麒麟到底有沒有得到爸爸的愛?他和郭德綱之間的問題,可能這輩子都解不開。但至少現在他能靠自己活著,這已經算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