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無人機諜照曝光,全景會進入大疆時刻嗎?

作者 | 郭海惟郵箱 | guohaiwei@pingwest.com
“消費電子沒有壁壘,so far。”
影石創始人劉靖康,在接受媒體《暗湧Waves》采訪時說道。
“不是謙虛”,他說,“国产AV蜜桃网站嚐試構建,但目前還沒有。什麽叫門檻?就是通過時間可以填補差距、消除差距的。什麽叫壁壘?就是你努力了也沒用的。”
有些話一語成讖。
2025年7月31日,大疆發布了其首款全景相機 Osmo 360,8月中旬,影石官宣了其首款全景無人機影翎 Antigravity A1,劉靖康把錢撒向員工的視頻刷遍了中文互聯網。
除了大疆和影石兩位老玩家,其他新玩家的消息也接踵而至:網傳Vivo被曝開啟雲台相機業務線,追覓同時入局全景相機和無人機,還有榮耀也有將追隨而至的傳聞。數碼與家電兩大消費電子品類的重量級選手同時入場,運動影像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新熱鬧起來。
昨晚,即大疆Osmo360全景相機發布僅一個月後,大疆全景無人機又被曝光了。
諜照圖片來自爆料網站SBDJI。
從多張諜照披露的內容來看,整機外觀上讓不少人聯想起穿越機產品Avata係列。
二者機身都采用了一體化全包圍槳葉保護設計、前視雙目避障。類似的全包槳保設計,相比傳統裸露槳葉無人機來說,可以擁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強的創造性飛行能力。
根據SBDJI分析,該機鏡頭或將沿用Osmo 360的配置。上圖左下角的放大部分,可見產品有一個明顯的凸起。SBDJI認為那是一個全景鏡頭加可轉動雲台的設計,猜測鏡頭下塞下Osmo 360同款一寸CMOS的概率極高
公開資料顯示,Osmo 360的鏡頭支持 1 英寸全景影像傳感器、1.2億像素和8K高幀率拍攝能力,標配 10bit D-Log M 專業色彩記錄能力。這套係統的能力和穩定性在Osmo360上已經被充分驗證過,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反饋,繼續沿用符合也符合大疆一慣的產品風格。
圖傳方麵,SBDJI認為該產品將繼續配備DJI O4,從而更好和周邊產品兼容。
O4圖傳係統在大疆多個旗艦和進階型號上使用,算是大疆產品的標配,也是Avata 2的圖傳係統。Avata 2的官方圖傳性能指標是:最遠圖傳距離13 公裏、最低圖傳延時24 毫秒、1080p/100fps 高清圖傳畫質、60Mbps 最高圖傳碼率。
從上述諜照上看,這一次全景無人機應該繼續保持了遙控器和手柄感應兩種方式,同時搭載疑似飛行VR眼鏡。眼鏡設計與Dji Goggles N3相似,頂部設計相對平整,但眉心正中有一個白色圓點,大概率是一個新的產品型號。
考慮到全景無人機的特殊性,眼鏡方案升級也在意料之中,如無意外也將搭載了空間感知能力,從而融合全景相機帶來的全向視角。
矽星人向大疆方麵求證以上相關信息,但大疆對目前市場傳聞和猜測不予評論,產品的任何信息以後續官方公告為準。
但有產業方麵消息稱,大疆大概率將繼續保持與Osmo360類似的相對進取的價格策略,以繼續彰顯出其對獲得全景市場地位心智的決心。所以盡管影石方麵還沒有公布產品價格,大疆這次新品的價格很可能依然會低於影石。
1
全景無人機,首先是台無人機?
有人簡單地將大疆全景無人機視作是對影翎發布的answer ball。但據矽星人了解,大疆自2022年起就開始籌備全景無人機的產品線,與Osmo 360幾乎是同時立項,同屬於大疆整個全景產品生態戰略的重要一環。
此外,按照大疆過去的產品節奏,從供應鏈的諜照流出到產品發售,時間間隔大致就是2-3個月。雖然影翎是8月官宣的,但鑒於官方披露的產品下線時間為2025年1月,因此大疆全景無人機有相當大的概率會比影翎更早上市。
巧合的是,2022年正是Avata係列產品的上市元年。
但二者不僅產品設計邏輯有相似,也同為大疆內部第一人稱視角的飛行產品。全景無人機大概率會繼承大疆過去成熟產品的技術與產品哲學。
綜合諜照與行業消息,大疆全景無人機產品的動力性能,大概率會接近穿越機的低空穿梭的性能體驗——
這不僅符合大疆的能力與風格,也更能滿足全景相機與第一人稱,對運動場景的較高要求。
作為三年磨一劍的產品,大疆全景無人機也不可能是簡單的Osmo 360 + Avata 2的能力疊加。據矽星人了解,大疆團隊很重視全景產品的發布,尤其考慮全景無人機的特殊性,大疆會比對對性能、可靠性、實用性、便捷性等指標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盡管產品定位和形態並不盡相同,相比於其他第一人稱視角的飛行產品,全景無人機也算是在影像和無人機技術的更進一步。
以第一人稱為例,相比於屏幕的圖傳交互,第一人稱可以讓用戶“鑽進”飛行器裏,實現更沉浸的飛行體驗,也更方便駕駛員操作難度更大、更加細顆粒度的飛行動作。
這在體驗升級的同時,意味著產品的容錯度卻被降低了——不僅“炸機”的風險更高,如果此時畫麵出現了“延遲”、“抖動”、或者“機械性能不佳”的情況,就會立刻成為災難性的用戶體驗。
而這四件事情,分別意味著四個不同的技術模塊:
安全、圖傳、防抖與飛行性能。
而全景無人機由於有更大的用戶視角,用戶在飛行中可以360°全向視角球形環視世界,這意味著駕駛員的飛行意圖可能會更多,飛行注意力也更容易分散,這對飛行器的主動安全功能必然帶來更大的挑戰。
同理,全景鏡頭給用戶的信息量遠大於廣角鏡頭,這對圖傳的素質要求也會更大,不僅底層硬件能力要有足夠的冗餘,圖傳鏈路也要更穩定。
而由於全景相機自身的特殊性,在產品設計中高度依賴算法防抖。而飛行中的抖動方式與頻率,其實也與手持運動時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對團隊在空中影像的防抖能力、機械可靠性方麵,都會提出比普通無人機更高的要求。
1
全景市場會迎來“大疆時刻”嗎?
迄今為止,大疆在天空保持了很高的統治力。這種統治力看似是市場份額,但本質自於高護城河的產品技術。
以O4圖傳為例:
這套係統最強支持1080P、100fps、15毫秒、15公裏、60Mbps的傳輸效率,而平時一台家用電腦看在線1080P視頻的帶寬需求大約是10Mbps,60Mbps相當於滿足2K以上、接近4K視頻在線播放的能力。
而一般來說,對於家用競技遊戲,30毫秒以下的延遲都屬於高水準流暢。這相當於給無人機的底層硬件係統增加了很高的能力冗餘。
避障也是類似。
但以mini4 pro為例,同樣是249g的無人機規格,大疆實現的上下左右前後的全向避障。在一個微型無人機規格的機器裏,塞入了4個廣視角視覺傳感器和一個下視雙目視覺傳感。
而在類似的能力中,硬件素質隻是紙麵上的內容,更深的護城河來自千萬無人機在無數場景中反複飛行的數據積累。如果沒有場景生態帶來的軟件迭代,即便是大疆所有的同款硬件供應商組裝,也難以達到大疆的飛行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大疆雖然是大疆造出來的,但也是用戶一次次飛出來的。這種高度生態閉環的模式,也是大疆在過去十年時間裏,不斷被競對挑戰、被美國政府製裁,卻依然保持了高水平市場地位的重要原因。
從過去大疆的發展曆程來看,大疆的產品曆程都是沿用著從天空到地麵的過程。即先有天空的影像生態,然後才有地麵的生態。
這背後的商業邏輯清晰明了——因為大疆無人機的產品力是不可替代的,而手持相機的生態總是有很多選擇。所以一旦用戶習慣了大疆生態,看重大疆的生態能力和畫麵表達能力的一致性,那麽很自然會優先選擇大疆係的產品。
国产AV蜜桃网站可以稱其為一個品類的“大疆時刻”:即一個擁有產品定義能力的參與者,走完了它的生態閉環之路,讓不同品類不同、能力相似的產業相互促進,最後拿下了品類的核心市場。
不過全景相機可以說是唯一先發相機,後發無人機,從地麵向天空發布的產品組合。
7月31日,大疆Osmo360發布後,影石方麵立即將發布僅4月的旗艦產品Insta X5 價格官降了500元以應戰。
由於Osmo 360發布時間較短,暫時沒有可信的公開市占率數據。但僅從可查的國內電商市場來看,在大疆的天貓和京東旗艦店上,Osmo360上市後銷量可觀,在一些渠道上大有要反超X5的勢頭。
有影像媒體從業者對矽星人表示,Osmo能在全景快速切開一個口子,首先是大疆的Osmo 360的硬件素質非常成熟,作為第一代全景產品,大底帶來了全景畫質的升級,具備絕對優勢,在部分場景體驗,尤其是夜景等低光模式已經反超了對手。
其次,大疆在創作者生態的口碑很高,大量創作者依賴 10bit D-Log M 的色彩能力來保證鏡頭語言的一致性。Osmo 360的發布,相當於幫助他們在視頻創作中多了一個全景機位。
因此,盡管全景相機產業還有諸多痛點,如畫質清晰度有限,難以像傳統運動相機那樣成為多麵手的主力拍攝設備。後期能力不足,內容承載平台不足,導致大量拍攝資源被浪費。但仍然擋不住大量專業創作者和全景愛好者選擇購入Osmo 360。
劉靖康在接受多家媒體采訪時,在談論大疆的競爭時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相比於他說,“(影像)更像是遊戲,核心在於獨特的體驗。”因此用戶完全可以購買不同的鏡頭,來獲得不同的產品體驗。
“大疆進入全景相機這個市場就像遊戲世界裏麵多了一個玩家,但是遊戲的多樣性是非常多的,每個公司開發不一樣的遊戲。”
但從長遠來看,如果大疆同時跑通手持全景和全景無人機的市場,對影石必然會有壓力。
一方麵,大疆全景出貨量的增長,可以進一步攤薄供應鏈和研發成本,加速社區生態建設;另一方麵,大疆可以通過不斷產品輸出,逐步強化品牌在全景市場的心智定位。
以運動相機為例,根據前瞻網數據,影石在全景相機的細分賽道中,市占率達[3]67.2%。但大疆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位,達45%。其中僅pocket 3一款產品的銷量就突破了500萬台,而影石同期全年的銷量為220萬台。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大疆和其他玩家進入全景市場,競爭會變得更焦灼,雙方的市場份額預計會朝著運動相機與全景相機份額差的中間值回歸。
作為消費電子產品的子門類,運動影像中假如存在“壁壘”,無人機若不上榜,便無人敢在榜上。這不僅是品牌的門檻,甚至也是國家級科技的門檻。馬斯克今年有句“暴論”,他說,“不能造無人機的國家都會成為附庸。”
而對影石來說,想要在天空中複刻 Osmo 360 式的成功,難度會更大,時間窗口更窄,市場的競爭隻會愈發白熱化。
劉靖康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麵對競爭的方式就是要讓自己更快。比如在Osmo 360出來以後,產品“可以做快一點,把(X5)的功能下放到X4”。
但對於大疆來說,他的產品哲學卻是做慢一點,戰略慢、戰術緊,把對手一到兩年的戰略新品時間,拉長到三年。極度愛惜羽毛,極度長遠,極度重視生態協同,講究一拳砸出一個坑來。這對於所有對手來說,其實都是很頭疼的。
影石今年上半年保持了不錯的增長趨勢,也不斷加大投入應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但當全景影像正式進入了無人機時代的時候,大疆是否會複刻它曾經從天空到陸地成熟的生態打法?又或者影石是否以小博大成為第二個站穩消費級無人機的頭部品牌?
大概要等兩家產品發布後才能見分曉了。
點個“愛心”,再走 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