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正式啟動《中國川菜圖誌》編纂工作
成都9月12日電(王爵)12日,《中國川菜圖誌》專家委員會成立會議在四川省地方誌辦召開,《中國川菜圖誌》編纂工作正式啟動。會上,川菜行業協會代表,飲食公司相關負責人,高校、研究機構學者等川渝兩地22名專家受聘為專家委員會成員。
《中國川菜圖誌》專家委員會成立。四川省地方誌辦供圖
川菜作為中國四大菜係之一,早已超越“飲食”本身,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國際影響力,成為承載巴蜀文化、傳遞中國味道的重要載體。川菜在提升四川知名度、美譽度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6月,“川菜烹飪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這不僅是對川菜獨特技藝與文化價值的高度認可,更賦予方誌係統、川菜行業傳承好、發展好這一文化瑰寶的重大使命。
川菜文化作為巴蜀文化中最具煙火氣、最富感染力、最易產生共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旅融合發展的寶貴資源和強勁動能。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川菜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的獨特作用,在《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的意見》中提出要提升川菜文化附加值;《中共四川省委關於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遊業的決定》提出要“擦亮川菜金字招牌”;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天府旅遊名牌”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開展“天府旅遊美食”建設。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係列部署,為川菜烹飪技藝的記錄傳承以及川菜文化的挖掘闡釋、轉化利用指明了方向。
四川省地方誌辦為響應四川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圖誌”這一古老的“中國絕學”守護文化根脈、激活文旅資源。以“圖”為媒、以“誌”為魂,《中國川菜圖誌》將以更直觀、更生動、更具傳播力的形式,權威呈現川菜的曆史、文化、產業價值,從川菜食材的“巴蜀基因”,到烹飪技藝的“薪火相傳”;從市井小吃的“煙火人間”,到宴席大菜的“文化底蘊”;從非遺技藝的“堅守創新”,到走向世界的“融合發展”,努力將該誌打造成展現川菜魅力的“活化石”、傳播巴蜀文化的“金名片”。
據了解,《中國川菜圖誌》由四川省曆史學學會川菜口述史專委會承編。為確保圖誌的全麵性、客觀性、公正性、專業性和權威性,四川省地方誌辦專門邀請川渝地區川菜行業權威專家組建《中國川菜圖誌》專家委員會,為編纂工作“保駕護航”。在《中國川菜圖誌》編纂委員會領導下,《中國川菜圖誌》專家委員會、《中國川菜圖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輯部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把《中國川菜圖誌》打造成為展現川菜魅力、傳承巴蜀文化、增強巴蜀文化全球影響力、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精品佳作,為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譜寫四川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完)
【編輯:張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