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通過高質效辦案依法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

記者日前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檢察機關將以正在開展的“英雄烈士和紅色文物保護公益訴訟檢察基層行”活動為抓手,切實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作用,通過高質效辦案依法推動紅色資源保護利用。
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完善抗戰曆史文化資源的係統性保護。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英烈保護、紅色文物、革命遺址舊址等公益訴訟案件2243件,其中抗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83件,共保護49名英雄烈士(包括個人和群體)的名譽榮譽。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介紹,檢察公益訴訟依法開展抗戰紅色資源保護是端正捍衛正確抗戰曆史觀的需要,是為了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奮進力量,促進紅色文化傳承與經濟社會的協同發展。
2021年以來,最高檢貫徹公益訴訟預防性保護理念,以“小切口”推動保護實效,部署開展包括抗戰英烈紀念設施和文物在內的紅色資源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強化統籌協調與精準指導,積極運用技術手段賦能法律監督。各級檢察機關結合地域特點,開展抗戰英烈保護專項行動。檢察機關在辦案的同時,積極助推行政機關構建抗戰紅色資源保護長效機製,強化公眾參與,凝聚保護共識,探索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新路徑,充分發揮抗戰遺址的紀念意義和教育功能,實現精神傳承與服務民生雙向賦能。
在最高檢近日發布的11件“銘記抗戰曆史 傳承抗戰精神”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中,陝西、山東、吉林等地檢察機關通過辦案督促行政機關對烈士紀念設施及文物進行修繕和保護,以法治力量守護紅色血脈。
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檢察機關將聚焦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烈士紀念設施管理缺失以及紅色遺址遺跡保護不力等問題,持續加大辦案力度,堅決依法從嚴保護,尤其是對利用網絡侮辱誹謗英雄烈士、歪曲事實真相的惡劣違法犯罪行為,綜合運用刑事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加強線索排查和在辦案件指導,發現一起、辦理一起,體現英雄烈士保護“嚴”的法治精神,堅決捍衛英烈榮光。在彰顯檢察監督剛性的同時,檢察機關將積極貫徹公益訴訟預防性保護理念,有效利用磋商、公開聽證等辦案方式,持續深化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推動構建多元保護格局。
據悉,為了破解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檢察辦案中亟須解決的難題,最高檢將加強專業化和規範化的研究,適時下發細分領域辦案指引,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完善英烈保護公益訴訟工作規範,不斷提升紅色資源保護領域檢察公益訴訟辦案質效。(記者劉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