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太難看!明星紮堆當老師賣課,向太汪峰齊上陣,演都不演了
娛樂圈的撈金遊戲又換新玩法了!
還記得前兩年明星們紮堆開火鍋店、賣潮牌的熱鬧場景嗎?轉眼間,這幫娛樂圈的"弄潮兒"又集體轉戰知識付費領域,搖身一變成了"人生導師"。從豪門闊太向太到搖滾老炮汪峰,從"凍齡女神"伊能靜到"鬼才導演"王晶,就連男神吳彥祖都下場分蛋糕。這場突如其來的"明星授課熱",背後到底藏著什麽玄機?
先來看看最吸睛的向太陳嵐。這位香港娛樂圈的傳奇人物推出的"向上閨蜜圈"課程,一上線就話題度爆表。標價599元的課程(領券後399元),打著"穩定內核、提升情商"的旗號,號稱能幫你搞定家庭、事業、財富和人際關係全套難題。課程形式主要是錄播視頻,搭配不定期"私密直播",還附贈"向太書單""向太影單"等電子大禮包。最誘人的是那張"創始會員電子閨蜜卡",號稱能解鎖神秘人脈資源——雖然具體能鏈接到什麽大佬、享受什麽特權還是個謎,但這絲毫不妨礙課程熱賣。短短時間內,就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狂銷5000多份,輕鬆入賬204萬。
伊能靜則精準瞄準都市女性群體,推出399元的"高能量成長課"。內容從自我認知到婚姻經營,再到親子教育,完美契合她"獨立女性"的人設。而汪峰玩得更專業,拉來音樂圈好友打造30節係統音樂課,從聲樂技巧到創作理論一網打盡,被網友評為"最靠譜明星課"。
最令人意外的要數吳彥祖。這位好萊塢華裔影星推出的英語課,結合自身雙語優勢,不僅解析影視台詞發音,還加入AI陪練功能。結果課程上線5天銷售額就突破500萬,連帶合作方股價暴漲30%,"顏值 實用技能"的組合果然所向披靡。
不過也有翻車案例。王晶導演的"人生由我掌握"大師課就遭遇滑鐵盧——觀眾本想學電影幹貨,結果全是成功學雞湯,最終銷量不足千份,尷尬收場。
為什麽明星突然集體轉型當"老師"?說到底還是錢鬧的。影視行業寒冬持續,片酬縮水、項目銳減,連香港票房都跌至13年新低。曾經風光的直播帶貨也內卷嚴重,消費者越來越精明,明星光環不再好使。相比之下,知識付費簡直是"躺賺"生意——錄一次課就能持續分成,不用操心供應鏈,利潤率遠超實體行業。加上AI技術降低製作門檻,明星隻需露個臉,後期全交給團隊,輕鬆又省事。
但這場狂歡背後隱患重重。首先是內容注水嚴重:向太的豪門經驗對普通人毫無借鑒意義;吳彥祖課程"含祖量"不足,AI陪練被吐槽是"智障對話";王晶的課更是掛羊頭賣狗肉。其次是法律風險:諸如"進入高端圈層"這類宣傳話術,隨時可能踩到廣告法紅線。更關鍵的是,這些課程本質仍是粉絲經濟——用戶買單純粹衝著明星光環,一旦人設崩塌,課程立馬變廢品。
與專業知識平台相比,明星課程既缺乏深度內容,又難持續更新。當粉絲熱情消退,僅靠"偶像濾鏡"注定走不遠。對明星而言,想開拓副業無可厚非,但若隻想割韭菜,遲早遭反噬。對消費者來說,更要擦亮眼睛:別為情懷買單,要為價值付費。畢竟真正的知識不該是明星們的"變現工具",而應是照亮前路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