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體育“兩個博覽會”,看見美好生活的樣子
新華社蘇州9月14日電 題:在中國體育“兩個博覽會”,看見美好生活的樣子
新華社記者丁文嫻、王恒誌
與奧運冠軍打一場羽毛球賽,和機器人下一盤圍棋,利用假期來一次賞山玩水的戶外遊——這算不算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12日至14日,2025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遊博覽會在蘇州舉行,主題是“體育聚能美好生活”。在文化引領、科技助力下,“體育+”融合發展不斷深化,賦予“美好生活”更豐富的意涵。
與冠軍過招,和文化相遇
博覽會期間在場館參觀,偶遇奧運冠軍的可能性很大。
此番10多位奧運冠軍、世界冠軍來到蘇州,林清峰把自己珍藏的倫敦奧運會舉重金牌捐給了中國體育博物館,董棟、郭偉陽帶領遊客一起逛展會,趙芸蕾、洪煒這對羽毛球伉儷則與觀眾現場對戰。
8歲的唐澈打球兩年多,從沒想過能和明星運動員麵對麵過招,走下賽場連稱“開心”。讀小學六年級的趙雲竹背著球包在場邊觀戰,最終如願拿到趙芸蕾的簽名海報,激動得原地蹦了起來。
“重要的不是孩子們今後選擇哪種運動、從事什麽工作,而是當他們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難時,能用體育精神激勵自己、走出困境。”趙芸蕾說,希望成為青少年心中的榜樣。
文化的力量潤物無聲。在博覽會現場,人們爭先恐後體驗投壺、捶丸,無形中就被普及了許多體育文化知識;觀眾們剛為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展演鼓完掌,下一秒便掏出手機搜索“什麽是八門拳”;家長一邊觀看全運會曆史文化展,一邊給孩子講述當年的故事;球迷們買完“蘇超”“浙BA”的文創產品,轉頭在迷你場地上射幾腳門、投個籃……
“文化是基礎,塑造著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希望通過係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體育精神,希望冠軍運動員的分享給百姓帶來實際助益,啟發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真真切切收獲健康、和諧、快樂。”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主任黃金說。
爬山費勁?機器人“外掛”幫你
思考、行棋一氣嗬成,圍棋、象棋樣樣拿手,E館中,下棋機器人吸引不少人與之對弈;不遠處,足球聯賽激戰正酣,但卻是由無人機操控——本屆博覽會上,科技重塑認知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主賓省山東的展區內,有一款為泰山量身打造的產品——登山助力機器人。它采用人體工學框架和AI動態傳感係統,能精準捕捉運動趨勢,用戶穿戴上設備後,可實現抬腿同步助力。
聽上去“懶人友好”,實際充滿人性化考量。“泰山幾乎所有景點都在步道上,坐索道隻能看見滿山柏樹,走階梯是最佳選擇。但台階多且連續不斷,很多遊客爬到中天門就抬不起腿了。”泰山文旅集團登山助力機器人運營部經理王錦程解釋道。
據他介紹,該設備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目前在測試期,已更新到第三代,節假日租賃經常斷貨。在他看來:“科技與文體旅的結合是必然的,能幫人們解決很多實際需求。”
同樣聚焦需求,深圳市啪啪運動科技有限公司瞄準全民健身領域,為政府部門搭建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為場館提供智慧運營方案,為學校構建體育數字管理係統,下一個目標是打造“皮卡宇宙”。
“相當於‘體育界的美團’。個人、企業、政府都能入駐,平台集聚體育培訓、體育商品、賽事活動等方麵的優質資源供大家選擇。”公司華東區域銷售經理李陽介紹。
“比如国产AV蜜桃网站正在開發某省工會體育服務平台,以往工會發禮品多是油米類,今後或將改成平台體育消費補貼,既賦予職工選擇權,還能促進消費,提升體育產業活力。”他說,“国产AV蜜桃网站相信,科技讓體育更美好。”
假期去哪?體育旅遊目的地等你
本次展會匯聚了31個省區市的體育部門,各地特色體育賽事、體育旅遊項目悉數展出。“跟著賽事去旅遊”已是“老生常談”,許多地方結合當地自然風貌、人文曆史景觀、優勢體育項目等,串聯起內容更為豐富的體育旅遊線路。
德陽市三星堆探秘·動感山水戶外運動線路、台州市“天之闊”無動力滑翔戶外運動線路、日照市“經山曆海·騎遊日照”戶外運動線路……本次博覽會上,國家體育總局發布14條2025國慶假期戶外運動精品線路,為民眾“假期去哪玩”提供了新靈感。
“要深化好多元融合,進一步促進體文商旅深度融合,不斷豐富產品供給,擴大體文商旅消費,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靜表示。
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3.67萬億元,2024年國內居民出遊總花費5.8萬億元。“體育旅遊,是兩個‘萬億產業’的碰撞,也是兩個‘幸福產業’的融合。”中國旅遊協會秘書長葛磊說。
他認為體育旅遊前景廣闊,是真正由需求驅動的一種產業形態。“包括人們對情緒價值的需求,對興趣消費的需求,以及擁抱大自然、健康生活的需求。體育和旅遊的融合會創造出一種美好的療愈經濟的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