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發表
中国教育报讯(见习记者 苏勤 通讯员 任钰)“朵兰姐姐,同学们给我起难听的外号怎么办?”“这是言语欺凌的表现,你可以这样做……”近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学生欺凌防治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上,智能AI助手“朵兰”正为学生提供防欺凌咨询。这个贴心的人工智能伙伴,是内蒙古构建学生欺凌防治体系的新探索。
2023月,内蒙古教育厅联合平安内蒙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设立全国首个省级学生欺凌防治研究平台——内蒙古自治区学生欺凌防治研究中心。
以此为重要依托,内蒙古进一步建立健全个部门、群团组织组成的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统筹推进全区学生欺凌防治工作。各地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各中小学成立学生欺凌治理委员会,建立健全学生欺凌事件报告、教育培训、预防预警、应急干预处置、考核考评等机制。全区形成“自治区统筹、盟市主管、旗县主抓”的三级组织体系,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推广、三年普及”的规划,欺凌干预项目正在全区稳步推进。
此外,内蒙古教育厅会同妇联、团委等部门定期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帮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状况、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同时,配齐建强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和教研员,确保每一所中小学都有一名专职教师,编制《知心班主任手册》《心理危机干预案例》等工具书,至今已举办“润心大讲堂”等心理健康教育线上公益活余期。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内蒙古开展教师培训与试点指导,组织全区中小学学生欺凌防治种子教师和学生欺凌防治试点校教师专题培训,覆余人,达到每个旗县均名种子教师的标准。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