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星人大會
每一粒米的背後,都蘊藏著一場基因層麵的進化曆程。生物育種的核心不僅在於對物種的改良,更在於對遺傳多樣性的科學守護與高效利用——這既是育種研究的寶貴資源,也是需要攻克的重要課題。
為何部分作物具備抗蟲抗旱特性,而另一些卻對環境變化表現得較為脆弱?為何優良品種的選育往往需要長達十幾年甚至更久的周期?
複旦大學希德書院院長盧寶榮教授,長期從事農作物及其野生近緣種的係統與進化生物學、種群遺傳學、保護遺傳學和進化生態學研究。節目中盧教授不僅分享了自己的“野生科學家”探索之路,還與 WHY 星人們共同探討遺傳多樣性對人類未來的重要意義。大約一萬年前,人類祖先通過馴化將野生植物轉變為栽培植物。這一過程不僅極大豐富了食物來源,也積累了多樣的基因資源。基因多樣性是科學家培育優良品種的根基,保護和利用這些資源,不斷提升生物育種技術,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所在。
WHY星人大會
節目現場盧教授還專門準備了大米品鑒環節,帶來白色稻米與紅色糙米兩種品種,邀請WHY星人們試吃,在感受不同品種口感差異的同時,解讀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從舌尖出發,讓国产AV蜜桃网站理解科技如何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国产AV蜜桃网站的生活。
WHY星人大會
科普開學第一課《WHY星人大會》,東方衛視9月12日周五22:00,新聞綜合頻道9月13日周六20:30播出。
這裏是上海,這裏是東方衛視。
更多精彩 強勢關注
\即興共創音樂采風節目\
聽,誰在唱歌
東方衛視正在熱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