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如果僅依靠打針,並不能解決白發問題。”
近日,一種名為“白發針”的療法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廣泛關注。9月1日,演員郭彤彤在個人社交賬號發表視頻,分享了自己接受該治療近3個月的體驗,稱目前已有一兩根白發出現“根部白轉黑”的現象。白發的出現,常被視為衰老的直觀信號,正因如此,不少人希望借“白發針”重返青春。
圖/視覺中國
“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白發,占比極低”
“白發針”究竟是什麽?2014年,這一治療白發的方法由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皮膚科主任蔡玲玲團隊首創。蔡玲玲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從醫學角度而言,“白發針”這一稱謂並不科學。她解釋稱,所謂“白發針”屬於腺苷鈷胺穴位注射療法(穴位注射也稱水針療法),是中醫綜合治療白發方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蔡玲玲表示:“如果僅依靠打針,並不能解決白發問題。”
“白發針”的主要成分腺苷鈷胺,是維生素B12的一種活性形式。2017年發表於《國際毛發學雜誌》的一項小樣本研究曾指出,維生素B12缺乏可能與早發性白發相關。研究顯示,52名印度早發性白發患者中,55.8%的患者存在維生素B12缺乏的問題,早發性白發人群的平均維生素B12水平也低於正常人群,且維生素B12缺乏程度與白發嚴重性呈正相關。
實際上,白發的成因非常複雜。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皮膚科主任趙恒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毛囊色素細胞受損是白發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導致色素細胞受損的因素複雜多樣,包括遺傳基因、精神情緒問題、營養物質缺乏、免疫調節異常以及外傷等。而眾多誘因中,單純因維生素B12缺乏直接導致的白發,實際占比極低。“換句話說,補充維生素B12不一定會有療效。”
蔡玲玲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腺苷鈷胺具有促進紅細胞成熟與提高血紅蛋白水平的作用。從中醫理論角度看,腺苷鈷胺穴位注射療法能改善毛囊的血液供給,從而增強毛囊細胞的代謝與功能,符合“發為血之餘”的理念。白發和神經心理因素關係密切,腺苷鈷胺穴位注射可以營養神經,通過穴位調節情誌和神誌改善白發。但她同時指出,治療白發並不能單純依靠維生素B12的補充。所謂“白發針”實際上是既通過藥物注射補充維生素,也借助穴位刺激調節經絡氣血。除此之外,還需結合中藥口服和中藥外洗等方式,進行係統調理。
真能“白發轉黑”?
邁進40歲的第一年,周蕙偶爾撥開前額的頭發,總會注意到十幾根刺眼的白發。今年3月起,她開始在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接受腺苷鈷胺穴位注射療法,一周一次,每一針價格約為100元。治療約六個月後,周蕙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注意到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原有的白發脫落後,原先的毛囊中重新長出了黑色的頭發,如今再照鏡子,前額原本刺目的亮白色也蒙上了一層柔和的灰調。
蔡玲玲指出,周蕙這樣的情況,也是注射腺苷鈷胺在臨床中最常見的患者反饋——原有白發的周圍新長出黑發。她表示,根據十餘年的臨床經驗,“白發轉黑”僅見於極少數體質極佳者。對絕大多數人而言,原有白發並不能轉黑,而是在同一毛囊中新生出黑發,這一現象通常意味著毛囊中的色素細胞重新恢複了功能。“因此,国产AV蜜桃网站也不斷提醒患者,不能僅盯著幾根白發是否變黑判斷療效。”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積極的改變。由於工作壓力,吳冰近一年來頻繁熬夜,白發也隨之悄然增多。今年2月,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吳冰在北京市一家醫院嚐試了腺苷鈷胺穴位注射療法。但三個月後,她沒能看到明顯效果,最終選擇了暫停治療。
蔡玲玲表示,無論從中醫還是西醫角度,治療白發都需要針對病因。在患者無法判斷自身白發成因時,應前往正規醫療機構,由專業醫生判斷體質狀況,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整體健康。對於體質健康、僅由於遺傳因素導致白發的群體,通常無須使用腺苷鈷胺穴位注射療法。
蔡玲玲進一步強調,不應將“白發針”的概念過度神化、絕對化或是炒作。若僅提煉出“白發針”這一概念,且治療僅限於注射維生素,該治療方式是不完整的。這種單一的幹預不僅難以取得療效,還可能使得患者產生心理落差。
目前,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腺苷鈷胺穴位注射療法也已在河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地的部分城市開展臨床應用,開展科室遍及皮膚科、針灸科、骨科、耳鼻喉科。蔡玲玲同時指出,腺苷鈷胺穴位注射療法目前仍然缺乏客觀的數據統計與分析,現有認知主要基於臨床經驗的積累。她表示:“国产AV蜜桃网站也正在積極申請將這一經驗納入規範的臨床與實驗研究,進一步驗證該技術的療效,明確適用人群。當前沒有客觀驗證的數據,隻有個案經驗,說服力仍顯不足。”蔡玲玲團隊也在進行腺苷鈷胺臨床應用相關指南的撰寫工作,“国产AV蜜桃网站也希望讓這個技術手段能夠更加規範化、合理化”。
趙恒光表示,客觀而言,在醫學界沒有任何一種單體藥物或治療方法能實現“白發轉黑”的療效。若考慮通過藥物幹預,建議保持謹慎態度。現階段最為實際的處理方式仍是使用正規染發劑,除此之外,可通過調節情緒、保持均衡營養與健康飲食等方式,爭取自然改善。
(文中周蕙、吳冰為化名)
作者:劉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