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蘭州9月6日電 (記者 閆姣)記者6日從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獲悉,該省曆時10年收集整理萬餘冊中醫藥古籍。已修複珍貴古醫書近千冊,數字化古籍資源超130萬頁。目前,入選首批中國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武威漢代醫簡》,部分內容已轉至臨床使用。
“通過建設標準化古籍書庫,形成以中醫藥古籍為主、文史哲為輔、域外中醫藥古籍專藏為亮點的特色館藏,且所有古醫書實現單冊古籍存藏的精準標識。”甘肅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振華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數字化建設成為古籍“煥新”關鍵。王振華說,甘肅建成中醫藥古籍數字圖書館,涵蓋中醫古籍影印數據庫、全文檢索數據庫。同時,建成“甘肅中醫藥大學古籍特色庫”,包含8311冊(部)古籍全文數字化資源,共計130萬多頁,支持高清閱讀與繁簡混合檢索,極大提升古籍利用效率。
近年來,甘肅注重對古醫書的開發利用。依托《武威漢代醫簡》,開發特色療法並研製製劑,應用於多種疾病治療;定期開展留學生古籍修複體驗課程、中醫藥古籍鑒賞講座,推動中醫藥文化傳播。
目前,甘肅省中醫院藏有包括明刻本《醫學正傳》《類經》等古籍,清刻本《喻氏醫書三種》《赤水玄珠》《醫學入門》等古籍,以及《太平禦覽》《道藏輯要》等古籍共千餘冊。
“国产AV蜜桃网站已完成980冊館藏中醫藥古籍修複,其中深度修複102冊,重點修複了《丹溪心法》等珍貴典籍。”王振華介紹說,該省依托省內高校、中醫藥科研院所和中醫醫療機構,開展中醫藥古籍文獻保護與傳承工作,構建標準化、專業化古籍保護體係。
甘肅通過“原生性+再生性+傳承性”保護融合策略,推動中醫藥古籍延壽、衍種、傳神。下一步,該省將持續推進《中醫優勢病種古籍文獻挖掘叢書》等專著出版,並加快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建設,預計2027年建成新型古籍存藏與傳承空間。(完)
【編輯:張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