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前兩天刷手機看見個新聞,吳越在九三晚會後台和吳樾拍了張照,發出來之後全網都炸了。評論區全是"終於分清啦"、"這倆人長得太像了"。我尋思這年頭連明星都分不清了,要我說啊這名字設計太離譜了。
其實這倆人真不是親兄弟,姓氏都不同。一個姓吳叫越,另一個姓吳叫樾。名字裏就差個木字旁,姓氏一樣,發音也差不多,難怪網友整天搞混。我認識幾個追星的,看劇的時候總把《慶餘年》裏的吳樾當吳越的弟弟,搞得我都暈。
這都不是最離譜的。前兩年有個粉絲給吳樾送花,結果寫成了吳越。經紀人收到花後拍照片回複:"謝謝支持,不過国产AV蜜桃网站家這位姓吳名樾"。這評論區立馬炸鍋,說花是送錯的還這麽傲慢。後來澄清了說是筆誤,但輿論早翻天了。
要我說這事兒關鍵在名字設計。文化部是不是該管管?現在明星起名都往一塊湊。姓氏相同,發音相近,連行業都一樣演戲拍電影。這哪是宣傳,純粹給自己找麻煩。前些天還有報道說有人把吳越的采訪視頻配到吳樾身上,結果粉絲投訴視頻平台。
我看倆人私下關係還不錯。上回電影節紅毯,吳樾還幫吳越扶了下禮服。這種場麵挺暖心的,但網友還是盯著看誰高誰矮。我尋思這年頭連身高都要對比,也不怕麻煩。倆人身高差了五公分,網上說吳樾高,可評論區又有人說吳越站姿擺造型顯高。
有意思的是他們合作過《太極宗師》。當年這部劇可火了,現在回憶起來根本分不清誰是誰。片方現在要是重映,估計得加名字標識。我跟同事聊這事,他說自己追劇二十年,現在回頭翻劇照還是傻傻分不清。
更離譜的是電商賣周邊。有商家把倆人的海報混著賣,標題寫"吳家兄弟同款"。買了的粉絲退貨說根本分不清,商家還理直氣壯說"本來就是兄弟"。這要是真打官司,商標法都管不到名字上。
要說解決辦法,我看倆人自己都懶得解釋。吳越在采訪裏說過,記者問完就走,回頭新聞標題寫錯還得團隊改。吳樾幹脆把錯別字當梗用,在社交平台發過"吳樾和吳樾的日常"。這種自嘲倒也挺好,至少沒撕破臉。
這事兒讓我想起以前的明星,姓氏差異大,名字也響亮。現在動不動就張偉、王芳似的,觀眾都鬧心。文化部該出台規定,同音同姓的明星得分開行業吧?要不以後娛樂圈都成雙胞胎了。這年頭連明星都分不清,還能分清誰啊。就這麽著吧,不說了,我得再刷會兒手機確認下這倆人誰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