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能身臨其境感受森林和海灘? 9月6日,重慶大學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行弘深科創研討會,向外界推介此次參加2025年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的18項重大科技成果,涵蓋新型儲能、智慧醫療、智能感知、智聯汽車等多個前沿領域,展示了智能產業創新的“重大力量”。
現場,重慶大學聲景研究中心研發的“智慧聲景療愈係統”可以讓人在家便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森林、海灘和雪山。經過16年潛心研發,這套係統能夠通過多感官融合技術,1:1還原自然場景,為睡眠障礙患者帶來全新的非藥物療法體驗。
重慶大學展位。
項目負責人羅俊介紹,該係統擁有3000多套場景數據及前期睡眠采集數據,內容場景覆蓋6個省、17個國家自然保護區,包括視頻、音頻以及溫度、陽光照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環境數據,能夠結合病人生理特點與睡眠腦波數據進行睡眠節律引導,減少覺醒反應,維持睡眠連續性,最終實現高質量睡眠效果,對睡眠障礙患者具有顯著療效。
羅俊稱,這項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國際同步水平,是國內首家自主研發的自然聲景療愈係統,目前已應用於7家醫院、2家康養社區、1家大型車企。
智慧醫療展區。
本屆智博會上,重慶大學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台推出的“超低貴金屬載量質子交換膜製氫電解堆”達到國內氫能技術的先進水平,吸引了不少觀眾。
智聯汽車領域相關產品展示。
“這一技術可廣泛應用於綠氫生產、交通運輸、工業脫碳和能源儲能等領域。”項目負責人李俊介紹,在綠氫生產中,可利用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製備高純度氫氣;在交通運輸中,可為氫燃料電池重卡、公交車等提供氫源;在工業領域,可支持石化、鋼鐵等行業用綠氫替代化石燃料,實現深度脫碳。
此外,重慶大學還帶來了“鈦基合金固體儲氫”和“大容量長循環軟包水係鋅錳二次電池組”等儲能技術,為解決能源存儲難題提供多重解決方案。
上遊新聞記者 宋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