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中国旅游报记者 周晨
银发游客如何预防被诱导购物,对不合理低价游说不?从业者如何增强法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近年来,为维护旅游行业经营主体和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实现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江西省吉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坚持“宣传防患、约谈纠偏、办案清源”三管齐下,有力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或变相强迫购物等行为,并聚焦银发旅游难点堵点精准发力,取得了较好成效。
宣传防患
“这场活动办得很好、很及时,以前总以为免费旅游是福利,听了宣讲才意识到里面藏着这么多套路!”前不久,在吉安市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市民王大爷参加了“守护银龄旅程: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宣传教育活动。他说,以后出门旅游将选择正规旅行社,自觉抵制各类不合理的“低价团”“免费团”。
“围绕执法为民服务宗旨,我们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文旅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做好文旅市场‘服务员’、当好‘执法员’、干好‘宣传员’。”吉安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委员、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曾季丽说。
“‘不合理低价游’是旅游市场的顽瘴痼疾,我们一直予以重点打击,并不断创新监管思路,重点关照老年群体,从源头上防范。”吉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三科负责人胡华平说。
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由吉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吉安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开展,各县(市)联动,参加人员人。活动开展以来,“不合理低价游”等损害游客利益的行为明显减少,游客旅游满意度明显提高。
据了解,今年以来,吉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采用“一堂课”洞穿陷阱、“一封信”覆盖村镇、“一部宝典”常伴旅途等宣传手法,围绕“老年旅游常见的陷阱类型”“行前准备”“安全锦囊”“权益受损如何维权”等主题开展了多场宣讲。
支队印发的《致老年游客的一封信》海报张贴于全市多处老年人集聚地,提醒老年游客认准正规旅行社(查执照、许可证)、签订规范合同、留存证据维权,用通俗的语言将法律知识送至老年人身边。此外,支队还编制了《旅游宝典》,内容涵盖报团前准备、警惕“不合理低价团”、常见旅游陷阱、权益受损维权、安全预防提示、出境游风险评估、紧急救援电话等,成为市民游客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宝”。
约谈纠偏
近期,游客李先生投诉吉安某景区强制捆绑销售观光车票。吉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及时约谈景区负责人,要求景日内彻底改正强制捆绑销售行为。“没想到景区这么快就彻底改正了!”投诉人李先生事后表示对处理结果很满意。
约谈规范了市场秩序,体现了“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理念,赢得了企业的赞许。针对“市外旅行社在吉设立分支机构监管难”问题,前不久,支队召开分支机构设立社集中约谈会。座谈会剖析了内部管理混乱、超范围经营、虚假宣传等问题,督导各有关企业立即自查自纠、强化管理。
“此次集中约谈为我们企业敲响了警钟,指出了企业经营中潜在的违规行为,对我们加强自身管理具有指导性。”参会的某旅行社负责人黄先生说。
近年来,吉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创新监管理念,推行兼具警示性、预防性与指导性的行政约谈机制,并将其作为源头治理的利器。约谈的核心在于“早”与“准”。支队通过日常检查、接办投诉举报等方式,特别是与网信部门建立“文旅舆情即时推送机制”,敏锐捕捉市场中的敏感性、苗头性问题。曾季丽说,支队构建起“约谈—整改—跟踪问效”全链条闭环,今年以来已约多批次旅游经营者,在苗头遏制、风险预防上成效显著。
办案清源
“以前参加旅游团总是担心被诱导购物。特别是我们这些退休老人,有时候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购买了不需要的东西。”吉安市民贺阿姨说,现在去旅游安心多了,大家可以更加放心地享受旅程,不用担心被“坑”。
面对逾越红线、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吉安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利剑出鞘,与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行动,实现案件信息联通、市场监管联查、执法队伍联建、重点案件联办,公布旅游乱象处罚典型案例。案例涵盖“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导游人员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未与旅游者签订旅游合同”等。
针对高发的“老年群体零团费购物陷阱”,支队𱆓日对某旅行社诱导购物案立案调查。案件的深入查办对涉案购物店起到了震慑作用。
“我们秉持诚信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诱导购物。支队的这次行动,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可以有效净化市场环境,让真正用心经营的企业脱颖而出。”吉安市某景区店铺经营者汤女士说。
吉安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吉安将重点检查“黑导”“黑社”、虚假宣传、“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导游违规执业、违规包车等现象,并与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约谈景区购物店负责人,警示购物店远离诱导购物、强制购物,务必合法合规经营,从源头上杜绝强制消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