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刷短视频刷到“于东来”劝你元养生茶,先别感动,那脸是AI贴的,声音是机器调的,真人压根没开过这口。
胖东来一年被蹭流量上千次,抖音刚封的号摞起来能装满一间仓库,还是拦不住新号第二天换皮重来。
为啥这么疯?
操作简单到离谱:下载一段公开演讲,秒正面镜头,扔进AI口型驱动,十分钟就能生成“于总深夜谈心”。
流量来得比抢红包还快,挂车带货利润率直接翻十倍,封号那点罚款等于挠痒。
平台规则刚写好,工具已经升级两代,监管永远在追尾灯。
更闹心的是,假视频把真胖东来拖进坑。
有人信了“于总推荐”,买到三无床垫,骂的却是胖东来。
老板本人最在乎的信任,被当成一次性湿巾用完就扔。
可真正的胖东来干了啥?
员工年天,被顾客骂了公司直接发“精神补偿”,擀面皮出事一次赔出万,标签上连进价都写给你看。
人家靠这些笨办法,把单店利润做到沃尔玛的将近两倍,压根不需要靠假脸带货。
想不被骗,其实就三招:一看画质,AI脸边缘总有点糊,像美颜开过头;二听声音,电流底噪混响过重,基本就是拼接;三查出处,胖东来唯一发声口是官网和官方号,其余“于总小号”全当段子手。
平台也别光封号,把收益链条一起拔掉,让造假者真疼,才算动到七寸。
技术跑得快没错,可商业的底裤始终是“真人真事真价钱”。
AI可以克隆一张脸,却克隆不出给员工放天的底气。
守住这条底线,假脸再真也卖不动。